兩三歲的小孩還沒有自己判斷的能力,家長在照顧他時總是小心翼翼,生怕不高興了就大喊大鬧,這讓大人消受不起。這個階段的孩子還非常不聽話,什么事都喜歡按著自己的主意去干,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好他。
兩三歲的小孩不聽話怎么辦
第一、適當分散注意力
在寶寶發脾氣的時候,沒必要一味地指責,可以適當的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兩三歲的小孩比較容易被好玩的東西所吸引的,只要有新鮮的玩具就會立馬轉移注意力,所以寶寶發脾氣的時候,父母不必一味地安撫或者硬碰硬,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第二、適當進行冷處理
寶寶大多數還沒上幼兒園,因為一直呆在家里,父母不自覺的會對寶寶產生一種溺愛,或多或少的會遷就孩子,這就讓寶寶形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接受不了。因此兩三歲的小孩不聽話的時候,父母不必理睬,要讓他知道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第三、讓孩子做選擇題
很多父母凡事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但兩三歲的寶寶正處在叛逆期,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給予否定的答復,接著父母要么發脾氣要么講道理,而寶寶根本就聽不進去。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有所選擇,比如你想吃蘋果還是桔子?我們玩積木還是玩小火車?
第四、陪伴孩子去做他喜歡的事
讀故事、用玩偶過家家、或者只是玩水、沙子、泥巴,鼓勵孩子去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在媽媽的支持中獲得了足夠的心靈滋養,在媽媽的陪伴下找到了媽媽之外的替代品,并從整個探索中獲得自主性、以及成就感,那么他們就會逐漸從上述我們論及的、自我發展的矛盾中走出來,變得越來越聽話。
為什么兩三歲的小孩不聽話
原因1:大人對孩子的限制太多,沒有給他選擇的權利。可能做家長的沒有發現,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們經常跟孩子說的就是“這個不可以”、“那個很危險”、“這個不要動”,當你越來越多地說“不”的時候,孩子也在跟你學,要知道寶寶的模仿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原因2:孩子不想要被控制。其實人都是一樣的,都想要自由。父母過度的控制,反而會造成孩子叛逆的反效果。兩三歲的寶寶有了獨立意識后,做事情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比如他想自己下樓梯,但是很危險我們做大人的肯定不允許不理解,其實這都是寶寶想證明自己的表現。家長一昧的要求孩子,只會導致兩三歲的小孩不聽話。
如何避免溺愛兩三歲的孩子
該孩子承擔的責任不幫。現在有很多家長格外溺愛孩子,原本是孩子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他們也要幫孩子承擔了。而他們的這種做法只會培養出一個懦弱、沒有擔當、喜歡逃避責任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是非常容易犯錯的,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該承擔的責任的時候,一定要讓他承擔。
要求孩子做完家務活以后才可以玩。什么家務活都不會干,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兒好處。能把家務做好并有責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備應對挫折的能力。
讓孩子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爭取。如果想要的東西得到太容易,孩子就會被寵壞,因為這會讓他們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如果孩子想要一輛新自行車,家長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現好的獎勵機制,讓他自己一點兒一點兒地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