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歲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各種行為大多都是無意識的,所以家長應該先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孩子脾氣暴躁,找到問題的關鍵才能夠更好的制定策略,從而解決問題。
一歲多的孩子脾氣暴躁是什么原因
原因1:寶寶本身屬于急躁型性格,父母忽視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及時回應,寶寶就會以暴躁方式引起別人注意來滿足需求。此時父母要有耐心地對寶寶進行引導了解孩子需求,避免大聲斥責。
原因2:平時家長脾氣比較暴躁,孩子也會學習家長的處事方式,造成脾氣暴躁易怒,所以家長平時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原因3:平時家庭氛圍不和諧,也會造成孩子的脾氣暴躁,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脾氣暴躁、易怒的情況就會慢慢的好轉。
原因4:寶寶嬰兒時期的無條件反射。隨著寶寶的長大,因為寶寶自身的自控能力還不完善,反映得更為強烈,這就要家長們多觀察多引導。完善寶寶的自控能力。每個寶寶都有不同的氣質。
原因5:如果孩子睡醒第一時間沒有看到媽媽,孩子吃飯或喝奶粉燙到了嘴,沒有人陪他一起玩耍,這些都會讓孩子感到恐懼,進而轉化為憤怒,之后就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宣泄憤怒。
原因6: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手心里面的一塊寶,基本上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很少受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差,所以一旦他的欲望不能得到的滿足的時候,就會發脾氣。有些父母會因為孩子發脾氣而妥協,孩子發現發脾氣的妙用,就會用發脾氣來要挾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
一歲多的孩子脾氣暴躁怎么辦
一、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出現,也開始有了逆反心了,大人要慢慢的引導,家長不用太過于擔心。家長也要尊重寶寶的權利,如果確實不能順應他的話,及時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另外,可以帶寶寶出去玩交朋友,在快樂中成長,有一個樂觀的心態。
二、一周歲的孩子詞匯量掌握較少,有時候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無法和家長進行有效地溝通,就會出現脾氣大的表現。建議家長要耐心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明確孩子的正確意思并加以回應,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平復。
三、可以給孩子做示范,告訴他哪些行為是正確的,但是不要堅決要求孩子一定做到。成人說話的語氣和面部表情是讓孩子明白教誨的最好方式。說話的態度是堅定的,但是反應不要過于強烈。
四、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想要你的孩子從小就聽話,乖巧,懂事,不是要等到孩子一歲多了,兩歲多了,或是成人了,孩子的脾氣也好,性格也好,你再去管教,會吃力,而且不一定討好。
一歲多的孩子愛打人怎么辦
1、當寶寶出現打人的情況時,媽媽不要反應太激烈。因為當媽媽反應激烈的時候,孩子就知道,哦,原來這樣做,媽媽才會更加的注意到我。
2、不要將打人的事情在孩子身上放大,否則他會習慣動手打人。孩子只是覺得,當他打人的時候,媽媽不但特別關注,還在別人面前“表揚”他喜歡打人,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打人的行為。
3、有的時候孩子打人是為了吸引家長及周遭人的注意力,讓他們打人時,我們可以適當的給予冷落,而他們做出好的行為時,我們要給予鼓勵,強化他們好的行為,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孩子便漸漸不會打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