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注重習慣的訓練和培養。歲正是性格形成的關鍵事情,這個時候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一定要給予重視弄清楚原因,并引導孩子改正。
5歲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原因一:“1分鐘,10分鐘,半個小時……”這個對我們大人來說是很簡單的,但對于孩子來說卻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5歲前的孩子很難搞清楚早上、中午和晚上;昨天,今天和明天。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他能理解的、最熟悉的場景入手教孩子掌握時間概念。
原因二:有一些孩子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緊張不起來。這類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于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
原因三: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了邊干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原因四: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來經常拖拖拉拉、不講效率,本來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長的時間,本來應當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長這種做事慢吞吞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也會養成辦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習慣。
5歲孩子拖拉磨蹭的解決辦法
方法1:可以提供安靜的環境,排除干擾,讓孩子能夠專心做事,加快速度。這個歲數的孩子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一旦外界有干擾,很容易就會轉移注意力,導致做事磨蹭,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排除干擾因素。
方法2:孩子在家里應該遵守一些基本規矩,如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完成作業等。如果孩子沒有遵守規矩,可以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例如扣去零花錢、禁止看電視等。同時,家長也應該給孩子制定一些獎勵措施,如完成任務后可以獲得小禮物或者得到家長的表揚。這樣可以讓孩子在規矩和獎懲機制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行為。
方法3:孩子在專心做事的時候,家長不要隨便去打擾他。讓孩子保持做事專心的習慣。孩子因為年齡小,做事會很慢,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要“越俎代庖”。
方法4: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如果孩子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刷牙、吃飯等任務,就給孩子一個獎勵,以此來激發孩子做事情快的動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會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做事情快是一種特別快樂的事情,從而讓自己做什么事都會加快速度,不再磨蹭。
方法5:作為父母,在對待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上,要盡量多的表揚,控制脾氣少催促。一旦發現孩子做作業或者做事情比以前快點,就要多些表揚和肯定,在做事慢的時候,有時候可以假裝看不看,故意去淡化它,這樣給孩子一個以為自己其實很快的感覺,慢慢讓他進步。
5歲小孩哭鬧不聽話怎么辦
1、應該讓孩子多一些選擇,因為3-5歲左右的孩子有可能自我意識開始萌發,甚至學會不聽父母的話,表現有一些小小叛逆。這個時候要多給孩子自由空間,多讓孩子有一些選擇,而不是粗暴的命令孩子去做事情,比如當孩子不吃飯或者不想學習的時候,可以問她是現在就去學習呢,還是玩5分鐘以后再去學習呢,給出這樣的選擇以后,孩子有可能就會更好的接受。
2、告訴孩子,哭鬧解決不了問題。等孩子情緒好轉后,我們語重心長的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非常愛你,只是以后遇到不開心的事,想剛才那樣想個好辦法,或者尋求爸爸媽媽幫助,一起想辦法,你要知道,哭鬧解決不了問題的,遇到困難,哭是沒有用的。愛你,我的寶貝!!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3、家長可以在原地等孩子的情緒恢復平靜下來,如果孩子不停地哭,家長可以把孩子帶回家,等孩子冷靜下來之后耐心地和他們溝通,告訴孩子為什么不愿意給他買這個,并且如果想要買,就需要好好和爸爸媽媽溝通,不可以動不動就大哭大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