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由于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導(dǎo)致孩子的性格比較軟弱,在外面受不得一點委屈,這種性格的孩子一般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遇到事情就會情緒波動較大。那么對于小孩子遇事情老是哭怎么引導(dǎo)呢?
小孩子遇事情老是哭怎么引導(dǎo)
1、幫助孩子正確宣泄情緒
可能我們會無意識的會對孩子說:“哭,哭,哭,就知道哭,一遇到事情就知道哭,你怎么就沒點出息!”其實家長不允許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哭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在孩子感到悲傷或者哭鬧的時候,要允許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那么在遇到比較開心的事情時,家長要幫助孩子正確的宣泄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要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正面情緒表達出來,因為這有利于處在對面情緒的宣泄。
2、家長學(xué)會控制情緒
遇事老是哭的孩子特別敏感,極易被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因此,我們家長自己先要學(xué)會控制好、平復(fù)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已經(jīng)表露出了不開心,應(yīng)該立即對孩子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
3、教孩子如何舒緩情緒
當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想要放聲大哭的時候,家長可以先想辦法安撫、平緩他的情緒。然后再借此引導(dǎo)孩子,在想哭之前利用深呼吸舒緩自己的情緒,嘗試將自己的注意力轉(zhuǎn)移。
4、不要輕易妥協(xié)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哭鬧無法解決任何問題。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不應(yīng)該受到孩子影響,如果孩子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家長可以任由孩子哭鬧,當孩子知道自己無法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時候,孩子就會自覺停止哭泣。
5、正面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
當孩子有了不好的負面情緒時,家長的批評和指責,會成為與孩子交流的阻礙,這種方式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讓孩子停止哭泣,還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家長要正面的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盡力不去批評他,也不要漠視他的感受,耐心傾聽他的感受,讓孩子明白家長能理解他的感受。
6、把握教育的好時機
當孩子有情緒時,是最需要家長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給孩子安慰,認同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練習(xí)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情緒化的瞬間當作增進親密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dǎo)。
發(fā)現(xiàn)小孩子談戀愛應(yīng)該怎么教導(dǎo)
03-24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