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有著不同的心理和行為特點,所以家長奧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這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那么四歲孩子的心理與行為有哪些呢?
四歲孩子的心理與行為
1、個性初步形成
開始形成自己初步的個性,但還未定型,開始出現相對穩定的興趣,如愛玩積木、愛玩足球、愛畫畫、愛跳舞等。
2、有意識的行為增多
有意識有策略地進行觀察活動,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活動,例如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找兩幅圖畫的不同之處,而不是亂看亂找。
3、好奇心重,提問多多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變成了好奇寶寶,他們不管什么事,都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比如為什么會下雨,為什么會天黑,為什么會打雷等等,經常能把家長問的啞口無言,而且他們的思維十分活躍,跳躍性也很高,家長很多時候很難跟得上他們的想法。
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自主的觀察和探索周圍的一切,并喜歡拆卸東西,以探究一些自己不懂的事情的奧秘。
四歲的孩子怎么教育
1、信任感的培養
要培養4歲孩子的信任感,首先要與他們交流,經常給孩子說話、唱歌、講故事等,并且時常用眼神與孩子交流。每次交流都有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信息“媽媽愛他們”。另外方面不要忽略孩子的要求。尤其是4歲的孩子,正是問無數個“為什么”的年齡,所以要認真對待孩子每一次提問和每一個疑問。
當孩子受委屈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學會擁抱孩子,讓孩子在內心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從而發展成對他人的信任。
2、加強社交能力
四歲孩子已經具有自我表達能力。平時家長就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見到長輩要問好,同時要懂得尊老愛幼。當帶孩子到超市時,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叫孩子自己跟服務員說自己要買什么,自己拿東西買單等。讓孩子多點機會與他人溝通,讓孩子懂得如何與人溝通才會讓人滿意。
3、注意溝通方式
教育四歲的小孩,家長要把握好和小孩交流的方式,不建議家長經常以過來人的身份去和小孩說話,而是建議家長以一個相對包容和平等的方式去和溝通。包容是指家長能夠理解和寬容小孩的一些無傷大雅的過失,而平等則是指認同小孩對于事物的處理方式并不都是不好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