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孩子的性格是和他的生活環境是分不開的,如果孩子出現了自信心缺乏的現象,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家長對于孩子平常的生活過于包辦,或者是對于孩子的要求過于嚴格。
造成幼兒自信心缺乏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的高標準要求
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為此他們對孩子進行高標準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在學習上,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還會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一旦孩子考不好,父母就會責怪孩子,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自卑心理。
2、家長的言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也對孩子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而這些影響最簡單的也體現在父母的言行當中,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甚至還會當眾說自家的孩子不如他人,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這樣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以至于產生自卑心理。
3、家長對孩子情緒的忽視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還有工作壓力都非常的大,特別是對于那些生二胎的家庭來說,為了能夠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生活,家長們也都在沒日沒夜的工作,很少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以至于有些孩子出現了自卑的情緒,其家長也沒能及時觀察出來,也沒有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導致孩子的自卑心理越來越嚴重,最終無法自拔。
造成幼兒自信心缺乏怎么辦
嬌生慣養是現在很多孩子從小都會享受到的待遇,但是往往一些孩子會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變得傲慢,還有一些孩子因為獨生子的問題,變得非常孤僻,比較內向,這樣的孩子缺乏父母的“放手式”教育,就是給孩子更多自己面對事情,決定事情的機會,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識,讓孩子知道不管如何選擇父母都是堅強后盾即可,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很有自信心。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是沒有自信心一種明顯表現,因此當家長發現小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應該多帶他到外面進行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跟外界有更多的接觸,去發現世界的美而不是去恐懼這個世界,時間一長孩子就愿意跟別人溝通,自然就可以打開心扉,變得有自信。
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的一切,想要孩子有自信心,父母就要起到好的榜樣,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境,讓孩子知道無論做什么事情,如何選擇,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事情沒有辦不成的。當然父母不能強求孩子,允許孩子犯錯,但是要勇于承認錯誤,能夠有好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失敗,但是又不灰心,仍然可以再接再厲,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一個方法。
怎么正確教育幼兒
1、不要遏制孩子的想象力
幼兒階段的孩子腦子中會有很多想法,這是因為他們對現實世界沒有客觀的認識導致的。這個時候不要著急遏制孩子的想法,而是要給孩子充足的想象空間,他們在想象外界的同時也是在探索外界客觀世界。
2、不能縱容孩子的錯誤
孩子難免犯錯,面對一些危及安全的事情需要父母的嚴厲制止。例如很多孩子會學動畫片中的舉動,有些舉動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家長只是當笑話看,沒有告訴孩子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的話,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不要打擾孩子自己玩的時間
孩子需要自己去探索,當他們專注于某事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斷他們。這種集中注意力的舉動能夠幫助他們很好的養成聚精會神的習慣,如果家長一再打斷他們,很可能會讓他們以后再學習中也很容易分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