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54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總會又不聽話的時候,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很難回去尊重孩子的意見,大部分家長會采用強迫的方式,讓孩子聽話,那么對于這么做就是對的嗎?家長強迫孩子的后果有哪些呢?
家長強迫孩子的后果
1、影響到親子之間的正常溝通
一旦被家長強迫孩子,就會覺得爸爸媽媽就是這樣的方式來強迫自己聽話或者順從,而不是愛他們,甚至會傷害到他們,因為他們當時的舉動就受到了威脅,覺得在父母面前并不受尊重,而且也不會再有平等的溝通,于是孩子可能會隱藏自己的不滿,但是這樣的不滿積多了,日后可能就會滿出來。
2、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對孩子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或是任由旁人對孩子講“你爸媽不愛你了”之類的話,都會嚴重的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變得小心謹慎,膽小怯懦。
08-08 閱讀全文>
父親經常罵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膽小,不自信,自卑等等性格。也可能因此孩子會在心里開始疏遠自己的父親,什么心事都不愿意和父親分享,獨自承受或更加依賴母親。
家長罵孩子會有什么后果
1、身體受影響
從孩子的面相就能看出來孩子在家里是不是被經常吼罵,看看準不準。那些性格開朗的孩子往往眼里閃著光,透著一股靈性,家庭氣氛往往是比較寬松自由。
如果經常被吼罵,孩子一副“苦瓜臉”,精神不振,往往個子也偏矮。孩子長期精神緊張焦慮,身體也會受到影響,容易生病,產生應激反應。
2、會變笨
03-04 閱讀全文>
家長長期辱罵孩子,孩子的智力會受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理解能力下降。很多父母希望打孩子能讓孩子變優秀,錯!孩子只會變得膽小,自卑,離優秀越來越遠。
家長長期辱罵孩子的后果
1、變笨
在2009年,哈佛團隊曾經進行過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曾經長期遭受父母語言暴力傷害的成年人,大腦會發生改變,增加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語言暴力越是多,這個區域也就會越大,而它恰恰就與語言、智力有關。
在2018年,這個研究團隊又發現,長期遭受到語言暴力的孩子,其海馬體、胼胝體的體積還會逐漸萎縮、減少,這會造成兒童記憶力下降、大腦開發不全,繼而影響到智商;
2、性格
02-24 閱讀全文>
孩子會變得叛逆心嚴重。因為父母的比較,讓孩子形成了一種我再努力也不如別人的錯誤理解,帶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自然而然的就對父母的話產生了排斥和反感,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變得叛逆。
家長老是拿孩子和別人比會造成什么后果
1、導致孩子的心理自卑。
這種比較,會給孩子形成一個印象:我是不夠好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時間長了,孩子會有一種我不如人的感覺。心理堅強的孩子會越挫越勇,但多數的孩子是扛不起,那么孩子可能始終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但是無論他們是不是抗得起,這種長期受挫的心理會讓他們有一種我不如人的感覺。
2、疏遠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導致親子關系惡化。
父母總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我,不喜歡我,他們更喜歡誰誰誰。他們會覺得受到了不尊重和不平等待遇,從而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不愿意跟父母溝通。
11-28 閱讀全文>
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讓孩子變得脆弱。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對父母變得疏遠,因為打怕了,不管父母說得對或是錯誤的,都對父母唯命是從,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在感情方面也會和父母漸漸疏遠。
家長經常打罵孩子的后果
1、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然幼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來越強,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有的孩子越打越“皮”,從逆反、對抗發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2、迫使孩子說謊
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表面服輸,內心不服,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學會了見風使舵,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10-18 閱讀全文>
家長經常說孩子,會使孩子變得不愿意跟家長溝通,產生跟家長作對的心理,有些孩子會變得沉默,自卑,不再會跟家長交流內心感受。所以不要數落孩子,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利!
家長經常說孩子的后果
1、沒有自信心。孩子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比別人笨,什么都做不好,長時間就失去了內心的自信,變得自卑,做事猶猶豫豫、畏手畏腳。
2、有負罪感。總是批評孩子做得不好,使孩子產生負罪感,覺得就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的錯誤。心理出現障礙,性格變得扭曲。
3、形成叛逆心理。孩子會認為,不管我怎么努力,父母都會覺得我做得不夠好。不如破罐子破摔,反對或者排斥父母的話,隨心所欲,有種“看你能把我怎么樣”的想法。
4、逐漸孤僻。有的家長本想用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來激勵孩子,但是忽略了自己孩子心里的感受,逼迫孩子進步,只會拒絕前進。最后關閉自己內心的大門,拒絕跟別人溝通交流,從而變得孤僻。
10-17 閱讀全文>
家長天天嘮叨孩子,會使孩子變得不愿意跟家長溝通,產生跟家長作對的心理,有些孩子會變得沉默,自卑,不再會跟家長交流內心感受。所以不要家長天天嘮叨孩子,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利。
家長天天嘮叨孩子罵孩子的后果
父母的嘮叨,有可能會使孩子失去傾聽。
在許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有可能是孩子天性的表現,不全是錯誤。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是自己不停的說,那孩子就算有滿腹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說不出來。就算孩子說出一些,家長反而會認為孩子在狡辯。帶來的影響就是孩子可能不會再有耐心去傾聽。
父母過度嘮叨,會使孩子不自信。
嘮叨,某種程度上是帶有指責的意味,是家長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期望和不滿發泄到孩子身上。長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傳遞給孩子,他們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能力過多時,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
09-2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