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0
父母如何與青少年溝通?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最直接簡單的方法是首先與他做朋友,平等,尊重地與他交流,不要以長輩的身份迫使他信服和聽話。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所以要同理化地去對待他。
具體來說,父母如何與青少年溝通,以下幾點供家長參考:
1、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有一個非常和諧、民主、有愛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的陽光。一個從不缺愛的孩子,心理一定是健康的、積極地、陽光的。一個優秀的家庭,父母的文化底蘊、人格魅力,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
2、給孩子空間。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作為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硬性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做事,遇事多和孩子商量,讓孩子拿主意,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的幸福,親子關系也會得到改善。
3、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及時給以鼓勵和支持,好的給以表揚,使孩子感到溫暖,這樣孩子也就有了學刁的熱情和動力,就愿意和你合作和你暢談,暴露他的思想。
4、充分信任。信任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并會讓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
01-20 閱讀全文>
青少年叛逆是許多家長很頭疼的問題,有的孩子和父母無法溝通,就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的情緒也是陰晴不定的,所以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有耐心,多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叛逆期的青少年如何溝通
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回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只會一味地否定,會讓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家長要正確思考一下孩子內心的想法是怎樣的,若果不接受,要心平氣和的告訴小孩他錯誤的地方在哪里,家長那個可以適當的提意見建議和想法。
重新認識孩子了解他的世界。隨著青少年年齡的增長,他們渴望獨立的意識就會變強,如果父母對孩子要求太嚴厲,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家長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感興趣的事,真正的和孩子當一個好朋友,從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狀態。
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有時候父母和孩子溝通方式也要學會試著改變,叛逆期的青少年在變化的時候,父母可以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幫助他一起解決青春期的煩惱,父母和孩子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與孩子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家長和孩子產生矛盾的時候,不只是單方面的錯誤,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如果孩子叛逆期的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家長和孩子要先冷靜下來,再去處理在雙方的矛盾,若家長自己尋找的方法難與孩子達成共識,可試著與孩子商量對策。
04-16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惜鋌而走險偷拿別人家里的錢財或者父母的錢財。孩子們之所以會去偷錢,其原因也非常多,這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那么青少年偷錢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呢?
青少年偷錢父母應該如何教育
1、聽緣由
抑制住內心的怒火,先讓心情平靜下來,畢竟青少年偷錢的行為已經發生,家長再生氣也無濟于事。眼下的重點,應該是耐下心來,聽聽孩子的心聲。凡事有因才有果,既然孩子偷錢,那么肯定會有促使他“偷”的原因。
2、不打罵孩子也不讓孩子當眾認錯
一旦發現青少年偷錢,就打罵孩子或者命令孩子當眾認錯,并斥責孩子,以便讓孩子不敢再犯。其實,這是在羞辱孩子,帶給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恥,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事后切勿翻舊賬,反復追究,隨意轉述。
10-22 閱讀全文>
家長很多時候會堅持自己的慣性思維,不靜下心來聽孩子的想法,不考慮孩子內心的感受,凡事以一副“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的霸道總裁的態度和孩子溝通,這樣很難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也會因此反感父母的話,不理不睬,那怎樣正確與孩子溝通呢?
如何與青少年孩子溝通
1、站在孩子的角度
無論聊什么話題,父母都盡量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做事情。在親子關系中,父母也要轉變觀念,了解新媒體、關注新事物,與時俱進,學習一些流行的網絡語言,跟上孩子的表達節奏;同時,換位思考,以同理心感悟孩子的心理需求、回應孩子的言談話語。
2、接納孩子的興趣
細心觀察孩子課業之余喜歡做什么,接納、尊重孩子的愛好,抽時間體驗一把他感興趣的這些事,即便是自己不擅長的,諸如挑戰一把吃雞、荒野求生等游戲為什么那么吸引孩子。
03-05 閱讀全文>
如何與青少年溝通?許多家長都感覺很難和青少年溝通。其實,家長只需要問問孩子他有什么計劃,就可以讓親子關系變得融洽。青少年已經懂得什么是必須做的,以及如何做。如果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做,那么家長可以問問孩子有什么計劃,或幫助他們制定一個計劃。這樣做不僅表達了對孩子的尊重,也將責任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規劃能力。
1、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
學會尊重孩子體現在很多方面,但是自我意識的尊重應該排在首位。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在滿足了生理、安全的需要后,人們會自覺的追求尊重與愛以至于歸屬感的獲得,而父母的尊重便是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養分。
2、邀請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做父母的高高在上,會與孩子拉開一定的距離,喜歡按自己的想法去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事實上,對于事情的看法,孩子有他們眼中的世界,父母有自己的理解。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態,蹲下來和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對話,同時邀請孩子一起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3、傾聽孩子的聲音
01-21 閱讀全文>
高中時期的孩子,年齡已達16-18歲,這個時期,他們有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人生觀,價值觀,已有樹立。因此,家長和孩子之間必定有代溝,所以,先要做朋友,再去做有效溝通。
父母如何與高中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1、弄清楚溝通什么。
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流,首先要明確與孩子溝通什么,要達到什么效果。如果是學習方面的溝通交流,就要提前了解一下孩子學習的現狀,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有哪些辦法,比較合適的辦法是哪幾個;如果是生活方面的問題,父母也要了解清楚到底是什么問題,應該怎么面對,別人遇到此類問題會怎樣做等。
2、把握好時機和態度。
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敏感難以處理的問題需要與孩子溝通,就要想一下在什么情況下溝通,自己要用什么樣的態度,用什么樣的語言與孩子溝通。造擇合適的時機、恰當的態度,溝通起來可能就少了些障礙。
12-02 閱讀全文>
如果父母沒控制住情緒打了孩子,父母要知道打罵以后一定要進行補救。要自己平復下來,該和孩子道歉就道歉,這樣孩子也能學會道歉沒什么丟人的。道歉后跟孩子好好溝通,切記不要變成講道理、說教。
父母打了孩子后如何溝通
1、對孩子道歉安撫
當父母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學會道歉。孩子固然犯錯了,但是家長的暴力行為同樣也是錯誤的,我們沒有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們要敢于對孩子說“對不起”,不要礙于面子覺得不好意思。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打孩子也是不得已的,而暴力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做錯事就要承認錯誤,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在給孩子道歉時,要輕輕安撫自己打孩子的部位,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長其實是愛著她的,而且可以使孩子的情緒慢慢恢復正常。
2、讓孩子記住教訓
雖然家長打孩子是錯的,要給孩子道歉,但畢竟最開始的錯是在孩子身上,這時候家長可以邊道歉邊語氣溫和的給孩子講清楚,孩子到底錯在哪了,讓孩子明白因為自己的錯誤才使爸爸媽媽生氣,這種行為是不招人喜歡的。這樣孩子才能記住教訓,記在腦子里,下次就不會再犯了。
09-06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