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5
當孩子犯錯了,你的做法是什么呢?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認錯的態度。家長需要懂得使用正確的態度教育孩子,對孩子也會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那么作為家長的你,是選擇做遇到問題就對孩子打罵的家長?還是遇到問題回去解決的聰明家長呢?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
1.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當別人發表言論時,要學會傾聽而不應該隨便打斷別人的話。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會有缺陷,要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不應該嘲笑別人的缺陷。
教育孩子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要多幫助那些有先天不足的同學,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修養。你的一句玩笑話,可能會在他人身上留下抹不去的傷疤。
2.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當孩子出現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不應該用道德標準去認為孩子的品質出現問題,因為也許孩子的年紀不足以讓他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的道理,如果孩子確實需要那個東西,那么父母可以盡自己的能力去滿足他。不拿別人的東西也是最基本的禮儀。
03-16 閱讀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所以父母對對待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將影響孩子一生。俗話說,有其父,便有其子,意思是說有什么樣的父親就有什么樣的子女。有些家長說自己孩子年紀不大就開始學會撒謊,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就會撒謊的,撒謊是因為后天模仿。
如果家長經常跟孩子承諾,卻又總是不兌現或是家長經常跟別人說假話,被孩子聽到;這些,都會被孩子注意到,都會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說謊。相反如果你是一位善良真誠的母親,那么你的孩子也會是這樣。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
1.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為孩子創造一個獨立自主的生活環境,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學習習慣。同時也要告知家長:家長之間有矛盾經常爭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環境。破碎家庭、長期分離的家庭更讓孩子缺少歸屬感。我們要用正面的健康的方式來安慰疏導孩子,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或溺愛或過分嚴厲等極端措施,更不能個人情緒而遷怒于子女。
2.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家長們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如何讓孩子們看到希望,且認為自己確實有希望呢?無論孩子做的如何,都常夸獎說:“干的好”,“太棒了”之類。這就是采用希望法則來正面激勵孩子。而愛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還非要追究為什么丟了5分。這種高標準嚴要求興許適得其反,會扼殺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喪氣。
3.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不要用“激將法”刺激孩子。父母總是比孩子有力量,無論是體力還是生活經驗,父母和孩子“斗智斗勇”,原本就是實力懸殊,當然,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賽一些他們擅長的具體項目,比如打球等,但不要以輸贏為目的。
03-16 閱讀全文>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言傳身教,愛孩子尊重孩子從小培養其獨立意識,有主見,不可以人云亦云。還有為人處世要靈活應對,學習方法如何高效。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1、尊重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一樣,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2、以朋相處。不要總是以嚴厲的父母形象和孩子相處,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及時幫助孩子疏導壓力,心理等,讓孩子遇到事情主動跟父母溝通。
3、言傳身教。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言傳身教,如果父母愛看書、愛書法,孩子從小耳濡墨染也會受到影響。
4、及時鼓勵。教育孩子時要及時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變得更大膽自信,而不是總是對孩子說教。
10-29 閱讀全文>
當孩子進入學校之后,老師對他們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家長,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說話還沒老師說話管用,所以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果孩子在學校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和老師以及學生進行溝通。
學校老師對孩子態度不好家長應該怎么處理
首先,要注意態度。家長要和老師溝通之前,不能一上來就盛氣凌人,咱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制造矛盾的。先肯定老師的付出,感謝老師對孩子的照顧,畢竟沒有人會拒絕別人對自己的贊美之詞。這樣做一來能夠讓氛圍更加融洽,不至于尷尬,二來能夠讓老師放下心中防線,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第二、要注重溝通技巧。再木訥的老師,也應該聽得明白家長的話中有話,家長只需要委婉地告訴老師孩子出現的問題即可,不用打破砂鍋問到底。也許老師當時的確做錯了,向孩子發了脾氣,但現在還能怎么著,撕破臉說亮話,這以后孩子還要不要待在班級里了?
問題點到為止,老師自然心領神會,下次也不會肆無忌憚地沖著孩子發無名的怒氣。如果是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家長也應該用請教的口吻對待老師,讓老師給你提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第三、注意溝通的方式。現在很多家長喜歡用微信來溝通,微信的好處是方便,但壞處是不能及時得到回復,常常聊了上句,因為有個其他事又被打斷了,很難系統性地溝通了解。而且靠文字溝通,語言上沒有把握好,很容易讓老師覺得你沒有禮貌,借故拒絕回答。所以,如果可以,最好是電話溝通,或者當面溝通。
08-02 閱讀全文>
其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需要對其進行心理教育,保證孩子能夠心理健康的成長。我們家長在孩子成長中,一直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我們的言行孩子也是會看在眼中的,所以我們就要對孩子進行好的心理教育。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
1、適當引領孩子
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父母的成長,孩子的成長最好是以快樂為基礎,讓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但是當面對失敗的時候,快樂的孩子往往也會不知所措,這種時候就需要家長能夠適時的在旁邊進行引領。心理教育一直是深受人們所關注的話題,影響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比較多,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2、尊重孩子
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在被尊重的時候也會能夠提升自我的價值。因此,在這里提醒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或者是附屬物,不給孩子自由的自主的權利。
04-17 閱讀全文>
作為家長都能夠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卻很少有父母可以真正的做好,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長平時忙于工作,對孩子的關心少之又少,不能做到換位思考,那么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幾種呢?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幾種
1、耐心傾聽與解釋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避免要接受一堆的教育,多數父母在孩子情緒還較為激動時就給孩子灌輸一堆的觀點,而且所用的語氣還是一副權威模樣,要知道,孩子并不能接受這些狀態。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等孩子冷靜下來,傾聽孩子的想法,同時給孩子解釋你的做法的原因,讓孩子打心里明白你是為他們好的!
2、表揚和獎勵
表揚獎勵都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也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一種很好的激勵手段。在孩子表現的好的時候可以給與口頭的表演或者動作的親昵,但是要對事情本身進行表揚。還有物質獎勵也是一種手段,但是切記不要用金錢為獎勵。可以通過書籍的獎勵,或者興趣愛好的獎勵為正確引導。
11-08 閱讀全文>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道德品質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因此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注定要承擔起重要的角色,那么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都有哪些呢?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1、家長的行為是孩子的榜樣
孩子生下來時是一張白紙,幼兒時期好奇心、學習力和模仿力都是一生中最強的時期,所以家長的喜好和行為習慣,都會被孩子有意無意地模仿學習,甚至連家長說話的腔調孩子都會照搬,所謂誰家的孩子像誰家的大人,不僅僅是長相,言行也是這樣。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道德選擇能力的培養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平時的一言一行無不是德育的行為,每個孩子的行為舉止,可以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一些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不好管,不聽話,拿行動引領,如在孝敬老人、樂于助人、文明禮讓等方面作出表率,用實際行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
10-1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