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家長必須本著充分尊重和認真傾聽的態度跟孩子交流,而不是向孩子興師問罪,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并根據孩子說出的原因,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
孩子不念書怎么和孩子溝通
1、控制情緒不打罵好好溝通
孩子不想去學校了,作為家長肯定會生氣,但要控制好自己的憤怒情緒,要知道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談談,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學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沒有提出什么條件和要求等。
2、跟孩子耐心溝通
家長的最佳做法就是跟孩子坐下來好好地聊一聊,心平氣和地詢問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因為孩子不想上學可能與自己的學習成績落后有關,也可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不和諧有關,針對不同的原因,家長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所以,家長不僅要耐心地聽孩子說出心聲,還要冷靜地思考孩子的說話,這樣做才能找到說服孩子好好上學的方法。
12-31 閱讀全文>
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對于溝通非常重要。可能是學習難度過高,或者覺得學習枯燥無味,也可能是由于個人情感問題引起的。了解原因后,可以更針對性地溝通。
孩子不好好學怎么和孩子溝通
1、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3、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09-21 閱讀全文>
家長應該了解孩子不去學校的原因,并考慮他們的意愿和需要。與孩子坐下來,認真地聽他們對于不去學校的理由和期望。了解孩子的觀點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解決困惑,并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孩子不去學校怎么和孩子溝通
1、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
首先,我們要深入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學。孩子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感到焦慮、壓力、害怕,甚至是對學校的一些負面經歷感到不滿。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耐心傾聽,不做過多的評判和批評。可以嘗試以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孩子表達內心感受,比如:“你覺得上學有什么讓你不開心的地方?”或者“有沒有什么事情讓你感到緊張或者害怕?”
2、創造輕松的溝通環境
在溝通的過程中,創造一個輕松、安全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讓孩子感到他們能夠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必擔心被責備或者批評。我們可以選擇在孩子最喜歡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對話,比如在晚餐時,或者在散步的時候。同時,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感受是被尊重和理解的,這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氛圍。
09-14 閱讀全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娛樂進入了初中孩子的視野,再加上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差,所以她們很容易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不好好學。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和孩子溝通呢?
初中孩子不好好學怎么和孩子溝通
1、說服孩子改變對待學習的態度。如果初中孩子不好好學,家長要跟孩子耐心地溝通,了解孩子不肯學習的原因,并說服孩子改變對待學習的態度。一方面家長要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包括:不肯學習的原因、將來的打算等;另一方面家長要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告訴孩子認真對待初中學習的重要性。
2、家長要告訴孩子,中考不比別的考試,中考只給你一次機會,一旦沒有考上初中不允許復讀很多初中生之所以不努力學習,就是因為他們面對中考沒有危機感和責任感,不知道中考一旦失敗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所以他們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因此家長要面對面告訴孩子中考的重要性,樹立孩子對中考的危機意識。
3、幫助孩子獲得學習的成就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其實很簡單,15分鐘內背完30個單詞、按時完成了作業或者這次考試名次進了一步,這些細小的目標其實都能讓人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而當獲得成就感之后,那么自然就能體會在學習中得到的樂趣,也就更愿意去學習了。
所以家長在幫助孩子制定目標的同時,不要好高騖遠,不妨降低目標難度,使目標更容易實行,這樣對孩子還說也更容易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04-26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學習優秀、品質優秀的人,特別對孩子的學習很關注。但經常有老師跟家長反映,有些孩子上課老是不好好聽講,要么說話,要么走神,導致成績一直上不去。此時家長該如何教育呢?
孩子不好好聽課怎么和孩子溝通
1、告訴孩子認真聽講的方法
當孩子不好好聽課,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說“你上課要好好聽講”,但這樣說并沒有效果,此時家長就要告訴孩子聽課的方法,比如“聽到上課鈴聲之后就要安靜下來,不要交頭接耳,也不要和同學說悄悄話,認真去聽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知識點”,通過細節方面的計劃和方法讓孩子明白什么是認真聽講。
2、訓練孩子認真回答問題的態度
良好的聽課技巧還需要良好的態度作為支撐,如果孩子聽課的效率實在是太差了,那么建議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回答問題要舉手的習慣,平時孩子放學回家后家長可通過“舉手”的方式建立溝通模式,讓孩子養成習慣舉手回答問題或者溝通的積極模式。
12-15 閱讀全文>
在孩子的學習的年齡段也是最貪玩的時候,讓他們寫作業也就會磨磨蹭蹭,甚至有時候都不寫作業,這讓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疼。其實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家長要做到不要情緒化,并且對孩子樹立家長的威嚴,再與孩子做好有效的溝通,那么孩子不寫作業怎么和孩子溝通呢?
孩子不寫作業怎么和孩子溝通
1、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意識
在和孩子溝通關于他不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教孩子做計劃,幫助他們安排寫作業、休息等時間。每一個時間的安排,都要具體到細節,考慮到孩子的專注能力和休息時間,比如語文拼音要求在15分鐘內寫完,寫完以后孩子可以獲得5分鐘的休息時間他自己玩。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專心寫作業,不能磨蹭,才能逐漸養成孩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千萬不要只跟孩子說:“從六點到八點,你要寫完作業”,然后就放著孩子在房間里寫作業不管他了。這樣孩子就有可能一邊玩一邊寫,也就會養成磨蹭的習慣。
2、改變措辭和態度
11-17 閱讀全文>
人和人的參差不僅表現在學習、工作中,也表現在人際交往的能力中。就像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喜歡表達的人,而有些孩子就不愛說話。這樣的孩子就需要家長和孩子進行一些溝通了,那么孩子不愛說話怎么和孩子溝通呢?
孩子不愛說話怎么和孩子溝通
1、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有意思的溝通
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放低姿態,讓孩子多教教我們不知道的但他們感興趣的那些知識,這樣孩子們就能很明顯感受到,我們對他們所說的內容是有情緒上的回應的。在他們心里直觀的感覺就是爸爸媽媽變得喜歡聽他們說話了。
2、善于觀察孩子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的喜怒哀樂基本都會表現在臉上。有時候也許家長無心的一句話,孩子就會難過生氣,這時候,家長要觀察孩子,及時和孩子溝通。
09-02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