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一個新生命呱呱落地,當我們面對皺巴巴皮膚孩子的時候,相信絕大多數父母的內心,對孩子、對未來都充滿信心,新生命的待遇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不知為何隨著孩子變大成長,父母之愛發生了變化,甚至還有很多孩子一度認為自己的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為什么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為什么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1、父母對孩子的期盼發生了改變
幼齡階段也就是0-3歲的孩子,對父母來說最大的期盼就是孩子健康成長,自古以來男耕女織是屬于一個自然過程,但現最不缺的就是不勞而獲的人,為什么呢?因為現在太多家長把學習看得過于重要,對孩子的態度自然也發生了改變。
天下父母心,爸媽之愛從未改變,為何很多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把學習搞好什么事情都不用管,每天吃飯有人做、衣服有人洗、喝水上學都有人提醒。當"學習好"成為唯一要求的時候,孩子們被壓的喘不過氣來,又怎會學好習、做好事呢?這個時候家長也不會甩好臉色,畢竟為孩子掃平一切,只需要學好習這一件事情不能辦好,這該是有多失望呀?也正應了那句"期盼有多重、失望就有多大。"
2、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當孩子上了學、年紀稍大些之后,尤其是媽媽們湊在一起,聊天的內容都是孩子上的是什么學校、報的是什么補習班?平時考試的時候分數如何?得過多少獎狀……家長們看起來聊得忘記時間,實際上各個家長的內心活動都不一。試問有多少家長情愿聽到別人家孩子數不清的優秀,而自己家孩子無優秀說出口的尷尬?
天下父母心,爸媽之愛從未改變,為何很多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這件事,說是攀比、實際上更是如"老母雞護小雞"一樣的愛護心,家長不喜歡聽到不利于自己孩子的言語,說明在乎、重視孩子,但這份關懷也的確給孩子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傷害。當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重復某某孩子有多優秀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眼神黯淡、失去光澤,因為在孩子看來"爸爸媽媽這是喜歡別人,不愛自己了……"
3、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發生了改變
有很多以"孩子還小,不能做某某事情"的父母,他們總是在子女很小的時候保護過度,但是當孩子長大身上劣跡斑斑的時候,又責怪孩子不上進、不好學,可是父母哪里知道,孩子的不會、不上進,都是家長沒有給機會施展,就拿學習這件事情來說幾乎沒有孩子學不會,只是學會的時間不同罷了。
天下父母心,爸媽之愛從未改變,為何很多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那些在幼兒園學過基礎知識,和沒有學過基礎知識的孩子,他們上學之后往課堂上一坐老師就心知肚明,以至于不同環境、不同基礎,都會形成不同的結果,所以很多時候不是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對孩子的關愛發生了改變,小的時候對孩子過度保護,長大之后又擔心孩子太脆弱想要多訓練,那么過程自然是容易得罪孩子,讓孩子形成"爸爸媽媽不愛我"的思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