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精力旺盛,大部分在活動的時候總是生龍活虎、不知疲倦,在集體討論的時候總是爭先恐后、嘰嘰喳喳。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訴求,看著別的孩子占盡先機、出盡風頭,他們卻把自己的想法悶在心里,躲在角落里不言不語。那么當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怎么辦呢?
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怎么辦
一、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和暗示
1.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并不是所有人都比你強。說不定你的意見大家都會支持的,你不說人家怎么知道呢?
2.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并不是所有人都比你強。說不定你的意見大家都會支持的,你不說人家怎么知道呢?
3.不要迷信權威,也不要妄自菲薄??此迫醪唤L的小草都有堅定的力量,作為集體的一分子,你也有存在的力量甚至有爆發的機會。說出你的意見,只要合情合理,大家一定會重視的,你的權威也可能因此而提升。
4.任何事都有第一次,任何人也都有緊張的時候,但是如果因為怕緊張而放棄表達,你就越來越被拋在后面。
二、當孩子逐步鼓起信心、敢于表達時,就要不失時機地教給孩子一些表達的技巧
1.表達之前要“三思而后言”。也就是說,要學會理性思考,使表達有理有據,哪怕與所有人觀點都不同,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行。因為許多觀點無所謂對錯,關鍵看是否符合邏輯。
2.表達過程中要“慢語大聲”。慢語就是要適當放慢語速,讓大家都能聽得懂你說什么。大聲就是聲音要宏亮,讓大家都能關注到你的表達。
3.表達觀點要敢于“與眾不同”。列寧說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哪怕與眾不同,也許你的觀點就是對的。
4.要堅持表達“必定有我”。只有讓表達成為一種習慣,才能真正融入到集體中去。
三、讓孩子多閱讀、多表達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經常和孩子一起閱讀書,父母講完幾遍以后可以引導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復述一遍,加深對故事的印象。
父母問完孩子的幾個重點內容以后,可以和孩子串一下整個故事。父母可以講一遍,引導孩子復述一遍。只要孩子樂意講,父母就要多鼓勵,不要老指出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感興趣比講得好更重要!
四、多給孩子創造舞臺
父母可以給孩子做示范,用游戲的方式,較輕松的環境,讓孩子坐在著,父母當老師或者用孩子的語氣給孩子講一個故事,讓孩子來打分。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戲,可以讓孩子來當老師,父母當學生的方式進行游戲,讓孩子問一些問題,父母來回答。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