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除了每天要照顧孩子的吃穿之外,更重要的時要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孩子心理狀態,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惑和成長中面臨的煩惱。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家長交流的話,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家長不能及時的了解孩子的思想情緒,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意。溝通是父母通向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溝通的很重要的。如果孩子不和大人說話怎么辦?
孩子不和大人說話怎么辦:
1、不要逼迫孩子交流
孩子不愿意和家長說話,肯定有自己的原因,家長越是逼著孩子,讓孩子和你交流,孩子可能會越抗拒。相反,如果家長尊重孩子,給孩子說話的自由和不說話的權利,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權衡后可能更愿意和你談。
2、孩子的交流,要積極回應
在孩子說話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一些鼓勵的話,對孩子說的話題給予積極的回應,那么,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說的話父母有在聽,會讓孩子愿意與家長進行更多的談話的實用好方法。
3、提供歡樂的機會
不管孩子參加的是什么活動,在孩子專注做某件事的時候,孩子都非常的喜歡和父母進行分享。同時,父母也可以讓孩子通過這樣的方法向孩子展示自己。所以,父母多與孩子參加一些活動,這樣更能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系。
4、和孩子成為朋友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需要更多的自由。父母也需要慢慢放手,從一個無微不至的照顧者,成為一個堅定的陪伴者,無論孩子今后在哪里,父母都是他們心中最堅定的支持。
在為人父母的同時,父母還可以是孩子分享事情的朋友,是孩子成長經歷的陪伴者。
5、給自己和孩子一點空間
有的時候,不是孩子不想跟家長說話,而是孩子覺得家長太忙,不忍心打擾家長。孩子對于父母有多忙是非常的敏感的。如果有一兩次,孩子跟家長說話,而家長因為在忙其他的事情,心不在焉,就打擊了孩子跟家長溝通的積極性,孩子會覺得很內疚,覺得給你添麻煩了,或者很失望,覺得家長沒有理解他。家長可以找一個適合的時間,與孩子親密相處,全心陪伴,讓孩子放松,孩子會更愿意跟父母“嘮叨”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話不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