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家庭生活物質條件好了,有的家長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他感覺不能輸給別人。還有的孩子虛榮心增強,看到別的同學穿名牌,自己也要有,絲毫不考慮家里的經濟條件。孩子這樣愛攀比會導致他的心理出現問題,然后開始變得自卑不好學,家長要及時引導。
孩子愛攀比怎么辦
1、并非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都是一樣的,有的家庭經濟條件好,他們能消費得起。但有的家庭并沒有那么好的經濟條件,難以承受。因此,父母有必要讓孩子了解家庭的經濟狀況、每月的開支情況以及消費能力。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圍內進行消費。這樣的話,孩子自然就會知道不能盲目去攀比了。
2、父母平常要告訴孩子自己的工作有哪些,讓孩子知道工作是很辛苦的,賺錢是不容易的。平常在生活中要有節約意識,并且教孩子也要懂得節約。不隨便亂花錢,能不買的東西盡量不買。當孩子有了正確的金錢觀,在看到同學買了昂貴的物品時,就不會盲目去攀比了。
當然,我們會教孩子節約也并不是過度節儉。好的東西,孩子都想擁有。如何能盡量減少開支來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呢?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放在購物車里,有時會有一些促銷活動,在活動期間,就可以去購買。
3、家長平常的言行都會影響孩子。當家長在看到別人擁有好的物質時,首先自己不要與別人進行攀比。比如:很多家長在送孩子上學時會開豪車,而自己家的車確實很普通的車,有的家長心里也會有落差。但是,我們不可能對任何事物都去與別人進行攀比。家長可以自然平和的與孩子聊聊,我們不攀比,東西能用就行了,比是比不完的。
4、可以激勵孩子。孩子愛攀比,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這樣說:別人家里富有,是因為別人的父母有能力賺錢。爸爸媽媽能力有限,只能給你提供這樣的條件,不過我們也在努力工作。如果你以后想生活得更好,那現在就好好讀書吧!多學點知識,以后有能力了,自己就能賺更多的錢去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了。
5、不要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喜歡攀比,看到別人有的自己也想要,看到別人有新衣服,也要讓家長買。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大多數都是因為家長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習慣了家長的有求必應,在看到喜歡的東西時,就第一時間想要得到手。
所以家長要改掉以孩子為中心的思想,要和孩子平等,不要讓孩子認為自己在這個家里是特殊的。只有當孩子和家長平等的在一起時,孩子才會收斂自己的攀比心,收斂自己的欲望。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的原因
原因1:不當的家庭教育。很多孩子追求品牌,小小年紀就比誰的衣服更貴更好看、誰誰家的車更漂亮等。很多孩子之所以存在嚴重的攀比心,和父母自身的攀比心、對孩子的溺愛是密不可分的。當父母過于崇尚物質,喜歡攀比,同時又溺愛孩子,要什么給什么時,孩子的攀比心理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原因2:當周邊人都在互相攀比時,孩子心態容易發生變化。人畢竟是一種群體動物,是融入一定的社會團體以滿足其社交需求的。很多孩子本身并沒有什么攀比心,但如果周邊的小朋友經常互相攀比,并以物質來劃分群體,這就會使得孩子為了融入某個集體而使心態發生變化,開始出現攀比心。
原因3:孩子自卑。有的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蜜罐”里。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么幸運,有的孩子一出生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他們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生活也很拮據,甚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要扛起養家的重擔。
還有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陰影里,沒有得到爸爸媽媽的關心與寵愛,導致他們的內心極度敏感和脆弱,他們害怕外界的評論和眼光,總是把自己藏起來。這些孩子沒有得到這個年紀應有的愛,所以他們自卑,這也是導致孩子愛攀比的原因之一。
如何讓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
一是與孩子多溝通,去了解他們。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橋梁,而有效溝通,更會事半功倍。父母要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去了解他們,而不是盲目自主的去替他們做主。
比如在孩子選擇學校,選擇專業或者甚至以后的就業問題,應該充分考慮到孩子自己的意見,而家長起到的是參考意見,不起決定性作用,無論孩子做什么決定都要去支持他。
二是不要給孩子灌輸錯誤的價值觀。家長有時會就社會上的事件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經意之間將社會的陰暗面過早地告知孩子,甚至向孩子宣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的人生觀。即使家長原本并不認同這些價值觀,但孩子年紀尚小并不能正確理解,也有可能讓孩子養成缺乏社會責任感,蠻橫任性的人。
三是因材施教。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每一個都是天才的苗子。“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發現孩子的天賦、天性,讓它最大限度地發揮并釋放出來,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父母和學校應善于發現和培養天才,不要按照自己的功利想法臆造,結果事與愿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