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行為很容易出現偏差,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如果孩子有偷東西的習慣,必須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糾正。家長要了解孩子偷東西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理,只有這樣才好對癥下藥。
孩子偷東西怎么管教
1、轉化教育
當孩子有偷竊行為的時候,我們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繼續偷竊,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一股腦兒的對孩子罵個不停,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偷竊的危害,偷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讓孩子糾正,我們可以定期檢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勵孩子。
2、加強管理
我們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加強學校和家庭的管理,告訴孩子要自力更生,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要拿,同時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要和有偷竊習慣的孩子在一起,讓他成為一個誠實守信自尊自愛的好孩子,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他。
3、謹記別斥責打罵孩子
每個人都知道,打罵孩子是會助長孩子撒謊的行為,因為他們撒謊是想避免下一次父母的打罵。這樣如果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偷盜而去打罵他們,這不僅不會讓問題得到解決,更可能會因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導致孩子反抗,導致孩子通過故意或更多的盜竊泄露他們的不滿。所以,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會把孩子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孩子為什么會偷東西
1、一些孩子總是愿意在同齡的孩子中表現出自己的勇敢,于是便嘗試這種偷竊的冒險行為,以此來證明白己的膽子很大,很勇敢。只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勇敢”行為是錯誤的。
2、可能身邊的孩子偷竊,讓孩子開始模仿,所以才會產生偷竊行為。這些需要和孩子溝通,或者多多觀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們,因為年幼的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所以會一貫的模仿別人。
3、孩子往往都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突出,身邊的東西只要是他所喜歡的,就對別人喊:“這是我的,你別動!”而當他看到別人有他喜歡的東西時,也希望能據為已有。而且,他們往往分不清“所有權”的概念,把自己的東西和別人有的而自己喜歡的東西,都理所當然地視為已有。
4、有的孩子知道隨意拿別人東西不對,但見到別人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就總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給買,于是就只好來個既滿足愿望又不被人發現的“偷竊”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