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悲觀情緒的孩子經常覺得自己是失敗的。有了開頭卻沒有結尾,最后會選擇逃避問題。在生活中,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而又想去做的事情總是猶猶豫豫,膽怯,害怕自己做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不敢嘗試。失去了自我追求的精神。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的這些表現,說明他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要重視起來。
孩子悲觀情緒的來源
1、沒有及時得到合理的情緒宣泄
許多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或者是某些原因受委屈了,沒有及時得到關愛,進行合理的心里疏導,久而久之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
比如因為某些原因孩子被家長誤解了,而家長則是以強硬的態度批評孩子,并且不許孩子哭,不許孩子有怨言,長久積累下去,終有爆發負面情緒的一天。
2、消極經歷過多
比如經常遭受家長的誤解和過度批評,自己心愛的寵物走失,家長答應帶孩子去哪里玩,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家長不能實現孩子這個心愿等等,消極的經歷太多也會使孩子變得悲觀。
孩子有悲觀情緒怎么辦
1、鼓勵孩子,提高自信心
孩子表現出悲觀的情緒時,家長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由,并及時安撫,告訴孩子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就算做錯了,起碼也嘗試過錯誤的教訓。
下次遇到困難也不會退縮。孩子能夠在逆境中勇往直前,說明孩子有堅強的意志和自信心,而強大的自信心是一種樂觀的表現。
2、引導孩子戰勝自己
孩子遭遇挫折所帶來的問題,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去面對挫折,不能讓孩子盲目與別人相比,要從自身出發,要學會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相比較,是否進步了。
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短處和長處,不能拿孩子曾經失敗過的經歷當做把柄。作為家長需要挖掘孩子的潛力,充分讓孩子發揮他的優點,這個優點便是孩子的自信,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
3、試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導致悲觀情緒的情況有所不同,有時候是比較輕微的,有些是不管家長怎么鼓勵引導下都很難將孩子開導出來。這時候可以借助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比如孩子喜歡玩水,就突然提出意見,帶孩子去海邊或者游泳館游泳。借助這個活動來轉移孩子的負面情緒,等游泳結束后,這些悲觀情緒也消散了許多,甚至完全消散,孩子情緒平和后,再對孩子進行開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