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懂得感恩的孩子非常有禮貌,也很容易跟別人相處,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懂得感恩,也能更加理解別人。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容易成功,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呢?
如何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
1、在孩子的啟蒙教育時段,就應該給他們講一些有關的故事。在他們識字后,給他們買一些有關書籍,讓感恩的思想深入他們的心靈深處。
2、言借不如身教,父母本身就得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而且要讓孩子看到你的感恩,這比看什么樣的書都管用。
3、對孩子不能溺愛,從小就應該讓他們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在勞動中體驗父母的艱辛,這樣會讓他們更加懂得感恩。
4、在孩子兩周歲時就應該開始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家長在一旁教導孩子怎樣穿衣服,可以幫一下忙,慢慢的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穿襪子,穿鞋。三周歲時可以讓孩子幫忙擦擦桌子,掃掃地,分碗筷。
當然這些對于我們家長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可以讓孩子有獨立自強的意識,讓孩子知道我們是一個團體,家里的事每個人都要責任,每個人都要盡自己的努力去讓這個家更溫馨。
為什么要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
1、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自私自利的人,別人為他所做的一切,在他看來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遭人嫌棄的。為了孩子的將來,父母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是父母不能推脫的責任。
2、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對于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還是一種責任意識,自主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更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缺的重要方面。
感恩教育可使小學生學會怎樣做人,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當代小學生基本上出生于新世紀,學生自入學起就面臨著學習上的競爭和考試的壓力,對“知恩圖報”等中國的傳統美德缺乏足夠的認識,因此常出現以個人為中心的行為傾向,把父母和他人對自己的關懷和幫助看作是理所當然的。
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增強他們的感恩意識,有助于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并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成才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