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一個大學老師,雖然不是專職輔導員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接觸學生,并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課堂之外的學生是什么樣的一種狀況,但是單從教育自己的孩子過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況,我做一些個人的見解。
我自己的理解,其實是不存在叛逆的孩子,叛逆就是家長賦予孩子的一個標簽,不符合家長的意思就叫叛逆。80后以前的家長們都是被孝道完全洗腦,覺得父母的,就是無條件正確的,無條件聽從。而不聽家長的,就被冠以“不聽話”“不孝順”甚至于“叛逆”的帽子。其實我覺得孩子不聽家長的,歸根結底應該從家長說起。
換個方式講,如果孩子從小就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那么孩子或許不會那么唯唯諾諾,人云亦云,等到了可以自我表達的年齡時,要么還是少言寡語不自信,要么就是處處與父母作對,以此來發泄自己年幼時被壓抑的思想與行為;如果孩子從小就被家長平等對待,有機會選擇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時刻被家長掛上”孩子還小,啥也不懂“,那么孩子或許會果斷,不會有好奇心,更不會在到了能做選擇時,處處與家長作對。
大學生了還叛逆怎么辦
大學生叛逆,我們也要追根溯源,包括大學生的一個家庭情況,也可以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詞-原生家庭(對學生性格,心理的影響也會很大的),學生周圍交往的同學、朋友(這種情況下,學生叛逆也有可能是受周圍同學的影響,比如他周圍的朋友,同學叛逆),在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搞清楚大學生叛逆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對癥下藥。
我兒子讀中學時我就對他說:"我和你爸都忙,沒空管你,你也盡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學習,不是為別人,是為了你自己擁有一個能夠選擇的人生。"
他高考那年,我又對他說:"填報什么志愿學什么專業,我不管,只要你自己喜歡就行。以后找什么樣的對象,我也不管,只要你自己喜歡就行。"
也許有人會噴我"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一向主張相信孩子,做好父母自己該干的事,孩子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以前我有位朋友,原本工作也很優秀,后來她放棄一切一門心思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結果自己的事業荒廢,孩子也被驕慣得囂張跋扈。
孩子是我們生養的不假,但是誰也沒權力視之為傀儡而左右其命運。其實,父母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并不是百分百全對,孩子的一些主見和思想,更不是百分百全錯。
即便你不放手,孩子也總會想方設法去掙脫。難道你不想看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嗎?祝福孩子吧,相信他們能行,一定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