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相信父母們看到這個問題都知道這是一個極其不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甚至是身心健康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出現偷東西的情況,建議父母一定要及時給孩子進行引導。那么偷東西的孩子怎么教育呢?
偷東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家長切記不要上來就對偷東西的孩子進行責備打罵。
每個人都知道,打罵孩子是會助長孩子撒謊的行為,因為他們撒謊是想避免下一次父母的打罵。
這樣如果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偷盜而去打罵他們,這不僅不會讓問題得到解決,更可能會因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導致孩子反抗,導致孩子通過故意或更多的盜竊泄露他們的不滿。
所以,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會把孩子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2、父母一定要父母學會信任孩子。
孩子在剛開始偷拿別人東西時,心里不一定有“偷”的概念,父母不必大驚小怪,應巧妙地讓孩子講清來龍去脈,如“我喜歡”、“家里沒有”、“他欺負我了我要報復”……
父母應相信他不是有意的“偷”,耐心懇切地給孩子講道理,說明這樣做是不對的,鼓勵孩子把東西送還給別人。只要孩子鼓起勇氣送還物品,就應該表揚他,這樣他才能體會到父母的信任,避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3、發現孩子偷東西之后要告訴孩子,他哪里錯了。
父母的價值觀會深深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孩子尚小,對自己行為的對錯還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時候,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這樣子跟他說“如果你最心愛的玩具被偷了,你會傷心嗎?”,這樣能幫助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4、我們要為孩子建立正確的物權觀。
在平時生活中教導孩子建立東西歸屬權的觀念,這個東西是“自己的”,“別人的”。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拿孩子東西時先征詢他的同意。特別是小朋友在一起交往游戲時,不強迫小朋友分享物品。
當孩子明白了,“我”是自己東西的主人——這個概念時,才會學習如何尊重別人的東西。明白自己與他人的界限。
從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都要給孩子傳遞一種想法就是:偷東西是不好的習慣,一定要改正。當孩子有了這個意識之后,孩子一般都不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