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根據調查顯示,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變的不愛說話,其實根本原因在于,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當中,家長一直在不停的說話,根本不聽孩子的想法,那么家長和孩子溝通孩子不說話咋辦呢?
和孩子溝通孩子不說話咋辦
1、嘗試看見孩子
渴望被看見,是人類極為本質的需求,而只有高質量的深度關系,才能滿足這一需求。
父母子女關系天然的具有緊密性,雖然很多父母后天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孩子推得越來越遠,但若能放下強烈的自我意識,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被理解的,和孩子產生情感聯結并不困難。
2、多鼓勵孩子主動說話
日常生活中家長會給孩子講故事,一般孩子只會聽,卻不能夠流利地把故事表達出來,所以,家長平時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要鼓勵孩子多說,家長可以試著讓孩子把故事復述一遍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鍛煉孩子語言思維能力,讓孩子語言能力有全面的提升。
3、善于觀察孩子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的喜怒哀樂基本都會表現在臉上。有時候也許家長無心的一句話,孩子就會難過生氣,這時候,家長要觀察孩子,及時和孩子溝通。有可能某一天放學回來,孩子不像往常一樣活潑,家長千萬不能忽略這些細節,也許正是這些細節,讓孩子開始討厭學習,要和孩子溝通,別讓孩子把事情憋在心里面。
4、多方面聽取孩子的意見
家長和孩子溝通孩子不說話,可以從多方面獲得孩子的資料,可以避免對孩子認識上的主觀臆斷,有助于發現自己忽視的問題。孩子最信賴的人是老師,最親密的人是孩子的伙伴。家長從老師和孩子的伙伴那里獲得信息是父母最佳的選擇。
5、學會引導
要做個懂得引導的智慧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急著下結論,更不急著去批判他們。收起居高臨下的指責聲,把溫柔留給孩子,這樣的溝通才有意義。簡單點說,當孩子求助時,父母要多去引導和啟發,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或者否定。
可以多給他們一些建議做參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和在意,然后勇敢的去執行。慢慢的,父母會發現孩子愿意分享,愿意溝通,因為他在父母這里得到了想要的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