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么對待孩子,尤其是孩子有打媽媽的行為,媽媽很多時候沒有去問孩子緣由,而是不知道怎么去哄孩子,那么孩子打媽媽是什么行為呢?
孩子打媽媽是什么行為
孩子打媽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行為,我們需要科學去看待這一行為。因為孩子畢竟不同于成人,他的大腦發育并不成熟。大腦發育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控力,情緒的控制能力就會要低一些。所以遇到問題時他會選擇大吵大鬧,家長這時一定要冷靜下來,免得刺激孩子情緒。
而且3-4歲的孩子還不懂得為其他人考慮,凡事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喜歡什么就做什么。對待媽媽也是一樣的態度,讓他開心的時候就跟媽媽親昵,讓他不開心的時候就會表達憤怒甚至動手打媽媽。
這時候的孩子會有一點“熊人”,和誰好他就欺負誰。對于孩子打媽媽這個行為,媽媽可能也明白孩子只敢對自己這樣。孩子打媽媽是要攻擊掉媽媽身上讓自己不喜歡的地方,他們的想法還是很單純的。
孩子打媽媽的行為是怎樣造成的
1、孩子不被理解
年幼的孩子在表達能力上會受到局限,很多時候自己心里的真實想法,不能準確的表達出來,而媽媽又沒有足夠的耐心去了解孩子,因此孩子的內心就會感覺非常急促,因此就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
而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很多家長就會給孩子貼上“不聽話”的標簽,這樣不僅沒有解決孩子的實際問題,還會讓他們的內心很受傷。
2、過于寵愛孩子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因此需要我們更多的陪伴和寵愛。于是,父母寧愿犧牲自己,也要讓孩子活的快樂。有時父母想多睡一會兒,可是孩子醒了以后,會馬上起來給孩子做吃的。就是長久一來這樣對自己過度犧牲,而對孩子過度關注造成的。
3、對孩子不夠關注
或許當你正在認真玩手機想休息的時候,這時候孩子突然過來抓了你一把,這時候大部分父母可能會狠狠的訓斥孩子:“你怎么可以抓傷媽媽?”或者是順手打幾下孩子。但其實這種行為反應出來孩子的信息是:媽媽你別忙了,我需要你愛我。
這時候父母不應該推開孩子,而是應該蹲下身子抱住孩子:對不起,媽媽不應該打你,媽媽這就陪你一起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