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輔導孩子學習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們也聽說過不少家長在幫助孩子學習的時候,被氣的情緒有所崩潰,我們這時就需要好好進行思考并且做出一些改變,那么家長怎么輔導孩子才是好的呢?
家長怎么輔導孩子
1、熟悉教材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真的把以前沒有寫過的知識從新學了一遍,對教材的理解非常的透徹,那么他們在輔導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也會很輕松。而熟悉教材,也能夠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做錯。
2、適當提問
這時家長可以扮演“學生”的角色,那么在孩子沒有講清楚的時候,就要適當提問,這要求家長認真聽講,不要敷衍了事,覺得孩子在講就可以了。“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產生一種互動關系。就像平時的課堂,學生都不想認真聽,那老師講起來肯定是有氣無力,很尷尬的那種,可是課堂氣氛活躍,就會形成一種正面循環。
要記住,孩子很需要你的反饋,這也是一個給孩子查漏補缺的一個過程。有時候孩子講起來的時候可能漏掉了一個小的知識點,可是你一提問,他就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才能不停地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優化。
3、給孩子搭臺階,鼓勵孩子探索
如果孩子有不會的或者是做錯的題,我們習慣了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不是通過提問或者是搭建一個臺階讓孩子自己得到答案。孩子聽別人的做出一道題,他的內心依然對自己不認可,形成的是依賴心理;而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最后的結果做出來,他收獲的是信心,是勇氣。
4、經常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家長要經常與老師取得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老師對孩子是了解的,他會提供孩子在學校期間的信息,給父母做判斷。如果發現孩子學習上存在的問題,督促孩子及時向老師請教解決的辦法。
父母要學會檢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孩子放學后,家長要督促孩子認真做作業、檢查作業及復習、預習功課。看孩子的作業錯誤多不多,如果錯誤多,等級低,就要幫助孩子查明原因,及時補救。
5、有耐心
我就曾遇到過五年級的孩子,連乘法口訣都不會背誦,二年級的20以內的加減法也沒有學會。在與他們的接觸過程中,就發現他們只要有耐心教,這些知識都可以掌握好。
那么有耐心的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我想遇到這些情況也是經過無數遍然后教會孩子的。畢竟普遍的孩子并不可能能通過一遍就學會知識。知識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復過程中掌握的,就像技能也是通過多次的熟悉最后掌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