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成長的22歲的時候,往往都在大學,或者剛剛從學校畢業,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名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在像之前那樣,而應該當作一個大人給予充分的尊重,那么孩子22歲了該怎么溝通呢?
孩子22歲了該怎么溝通
1、放低姿態
高高在上是父母對待孩子最不理智的辦法,因為你的高高在上會拉開和孩子的心的距離,孩子作為一名成年人,也有自己的自尊,不喜歡命令和指使,所以放下姿態融入孩子,孩子的心才會慢慢地向你靠近。父母要多聽聽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嘗試著按著自己心里所想而前行,哪怕失敗了,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2、不干涉子女的隱私
孩子心里早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跟父母分享的。他們需要足夠的成長空間,而父母卻不適應孩子脫離自己掌控的感覺,總是想方設法地把孩子的一切緊緊地攥在手里。這就像手里的沙子,手握的越緊,沙子流得越快,父母看的越緊,孩子逃得越遠。父母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私人空間,學會獨自成長。
3、要有耐心
父母必須對孩子有耐心。在孩子們面前,父母應該放下父母的架子,抵制誘惑,學會蹲下來,與孩子們平等地交談,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以民主和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也許只需幾分鐘,溫暖的話語,輕輕地幾次,孩子們就能讓孩子們解開心結,走出極端的叛逆。
4、多傾聽、少說話
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總是自己說讓孩子聽。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就應當多讓孩子說,那么是孩子真的犯了錯誤,父母也要靜下心來,以同情與認同的態度,站在孩子的立場讓他傾訴,不要打斷孩子的說話。
5、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權力
家長要相信孩子作為一名22歲的成年人,有相匹配的能力和判斷力,相信孩子可以把事情做好,所以一些事情家長可以學會放手,將決定的權力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決定路該如何走。同時也要讓孩子承擔事情的后果,培養孩子的擔當和責任感,成功了便是一段寶貴的經歷,失敗了家長也要安撫孩子共同承擔責任。
6、不傷孩子的自尊
22歲的孩子正是花一樣的年紀,他們擺脫了未成年人的束縛,終于走向了成年,所以他們急想擺脫別人把他當孩子的時候,這時候的他們自尊心很強,所以說話做事千萬不要傷到他們的自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