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物質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很多時候孩子想要買東西,但是又不好意思跟家長開口,就動起壞心事,偷偷的從家里拿錢,家長發現這種情況往往也不問三七二十一,責罵孩子,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自尊心,那么孩子在家拿錢該如何教育呢?
孩子在家拿錢該如何教育
1、耐心的和孩子溝通
家長發現孩子在家拿錢的行為,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發現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他為什么有偷錢的心理。比如說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買什么玩具,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圍之內的,就滿足他的要求。不要對孩子管控的太嚴格。
2、嚴厲批評
如果孩子明知這是錯誤的行為,還屢教不改,家長此時一定不能再心軟,一定要嚴厲批評孩子,并且加以懲罰,讓他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切記對事不對人,指出孩子行為上的錯誤即可,不要上升到人格批評。
3、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父母應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問題,承擔責任。最常用的方法是,當孩子出現偷竊行為時,帶領孩子賠償或歸還所偷竊的物品。家長也可以代孩子補償,并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使孩子明白偷竊所要付出的代價。
4、適當給孩子零花錢
孩子長大一些后,父母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孩子合理支配自己所擁有的零花錢。孩子可以用零花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當孩子的物質需求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就不會再想著通過錯誤的途徑,在家拿錢消費了。
5、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長都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孩子并不缺錢。當孩子拿錢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拿錢的需求,一定是有什么難言之隱。了解真正的原因之后,再對孩子進行耐心的解說。
6、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可以把問題說的嚴重一些,但不可過于嚇唬孩子,要讓孩子意識到這種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產生“怕”的心理,一旦對某件事產生畏懼、害怕的心理,便不會輕易地去觸碰,人都有一種躲避危險的心理。
7、正確的引導孩子內心的欲望
當孩子被欲望所左右時,父母們有必要引導孩子正確的看待內心的欲望。因為欲望是無法被填滿的,就像是孩子已經擁有很多的玩具,但是卻覺得仍然可以再買一件。適當的欲望可以讓人感受到快樂,過分的欲望則會讓人感到痛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