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同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特性也是有所不同的,而這些特性也是直接會影響孩子的處事,就比如有的孩子好強、膽大;有的孩子就膽小、害怕等,其實這也是需要家長正確引導孩子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形成較好的價值觀,那么對于好強的孩子怎么教育呢?
好強的孩子怎么教育
1、及時正確引導
有的孩子很好強,感覺比某個同學一定要強才行,比如穿衣戴帽上等等,這時父母要引導教育好孩子,你不能只看到他人的外表。要多找找別人的發光點,學會欣賞別人,這樣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不要總是一味的追求超過別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父母要抓好孩子的好強心,增強他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增強動力,告訴孩子不能盲目攀比,或者把輸贏看的太重了。
2、不要隨意比較
孩子如果是這樣的性格,那么肯定和爸爸媽媽有關系。爸爸媽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你是否經常將孩子與其他同齡孩子進行對比。如果你經常這樣做的話,那么一定要馬上停止。有時候你隨口一說,孩子就會放心上,孩子最怕的就是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不肯定,自然變得爭強好勝!
3、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太要強的孩子父母要進行合理的壓制,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有正確的人生觀。多和孩子講講一些要強的典故,用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要強是要講究分寸的,重要的是要看是什么事。而且很多孩子好強是為了贏得父母的關注,贏得父母的贊許,所以說父母的陪伴與溝通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讓孩子學會欣賞他人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在引導孩子上,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一場自我檢討,大家都說說自身的優點和缺點,讓他看清自我。
然后再慢慢的引導孩子看到他人身上的優點,并讓孩子去學習,如此一來便有助于為孩子營造出正確的心理環境,這樣做就能減少孩子的好強心理。
5、善用“挫折”教育
對于好強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挫折教育,讓他多面對幾次挫折,就會明白生活還是很美好的。只有不斷去經歷挫折,孩子才能更好的認識自己,為接下來的成長做好準備。在此期間,家長可以給孩子空間和信任,讓他們獨自去承受挫折,不要立馬上前去幫助,這樣會形成依賴心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