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家庭環境因素不同,造就的孩子心理素質不同,當遇到兒子不聽話時,作為家長應該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成長不可溺愛,慈母多敗兒,更不可暴力馴服,孩子每天身體心理也在成長,作為家長只要把握大方向不錯,就讓孩子去做他喜歡的事情。
兒子不聽話應該怎么做
1、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家長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擺什么架子,要蹲下身來和孩子平等對話。孩子天真的話語,我們要學會傾聽,因為都是孩子的肺腑之言。家長聽清楚聽明白了,才有可能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才能和孩子產生心聲的共鳴,孩子才會把你當作知心朋友。
2、信任孩子,學會商量。家長在處理家庭日常事務時,不管事情大與小,都要和孩子商量。因為你要知道,孩子雖小,但對有些問題的看法卻是客觀真實的。
比如關于孩子書屋的布置,孩子他有一套自己的看法。睡覺的床放在哪里?寫作業的桌子擺在何處?墻壁上布置些什么?都要和孩子商量,相信孩子一定會做出睿智的選擇!
3、不要給孩子打標簽。孩子寫作業,有一個題不會,父母就說孩子太笨了。你覺得這樣說有道理嗎?父母自己小時候寫作業就什么題都會嗎?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就事論事,幫孩子解決當前的問題,給孩子講明白,這樣孩子才會尊重你,聽你的。
4、讓孩子參與生活。從小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你洗碗的時候,雖然孩子不會洗碗,但你可以讓孩子幫你拿一些碗筷。這樣孩子學會了做家務,還不會搗亂了,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5、培養興趣,發展愛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愛好,并進行有目的的培養。比如,孩子喜歡踢足球,家長可以購買一些介紹足球知識的書或視頻讓孩子自學,并適時進行輔導。平時家長有空閑時間,也要和孩子一起踢足球,讓愛好伴隨孩子的學習一起進步發展。
6、千萬不能呵斥和隨意打罵孩子,因為孩子不聽話,有可能是有叛逆的行為,不能夠因為孩子跟自己對著干,就將孩子隨意打罵,將孩子推到對立面,讓人際關系越來越緊張,矛盾越來越多。
7、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許多父母在小孩犯錯時,總是喜歡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比較,邊比較還會邊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的聽話?如何的愛學習,再看看你!這種行為真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果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會更加的抵觸,更加不聽父母的話,教育起來也會更加的困難。
兒子不聽話是什么原因
原因1:不愿意聽家長的話。在家長的傳統觀念里,因為我是家長,孩子就要聽從我的指揮。所以他們可能會用自己家長的身份強制要求孩子做某件事,但是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想讓家長尊重自己的意見。因此雙方的交流會存在問題,很有可能造成孩子不愿意聽家長講話。
原因2:受家長的影響。孩子在思維形成的階段會模仿身邊人的行為,而他們每天又和家長相處的時間最長,所以他們的性格形成會受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好的習慣,可能會讓孩子學習到養成不良習慣。
原因3:孩子有反抗心理。通常家長會因為自己心情不好,而會訓斥孩子,或因為自己心情好的不了,而大大的贊賞孩子的情緒化教養方式,會逐漸模糊孩子的是非觀念。因為這樣不一致、又過于情緒化的教養態度,只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一切都不被理解、也不被支持;長久下來,孩子的不信任,孩子的委屈,便反應在他的反抗行為里了。
家長該怎么教育兒子
家長要培養兒子積極的心態,不想學習的孩子,常過分夸大學習中的困難,低估自己的能力,這就需要家長創設更多的成功機會。然后讓孩子在學習中,通過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困難來體驗和認識自己的能力,體會到成功的甜頭,有更多的成就感。
如對比較大的困難,可以分解為很多小困難,然后一個一個去突破,積少成多。在困難面前,還要多鼓勵,要多想方設法,如這樣說“我的學習字典里沒有困難兩個字”,要戰勝困難,首先在意志上戰勝它。
然后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原則,遷就孩子的錯誤。我們強調給孩子發展興趣愛好的自由,但并非自由放任。應該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嚴格的要求。
孩子確實是錯了,就不能任何遷就,一定要嚴肅指出,并做出相應的解釋,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自己錯了就敢于向孩子承認。要用自己的言行作風給孩子做出表率,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