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幫助的,但是如果家長不能做一個好的榜樣,孩子也行會對父母感到失望。針對孩子對父母失望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同時,也要積極正確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快樂的成長。
孩子對父母失望的表現
1、總是替孩子做決定
雖然現在爸爸們多數都比較和藹,但仍不排除有些爸爸是比較嚴肅的。其中,最讓孩子害怕的,就是大男子主義的爸爸。這種爸爸心比天高,喜歡獨斷專行。無論發生什么事,都喜歡自己做決定,不愛聽取孩子的意見。
即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想要孩子服從自己。面對這些爸爸,孩子心里是比較畏懼的。畢竟孩子心里是希望爸爸理解自己,因此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孩子就會產生對父母失望的情緒。
2、不斷對孩子灌輸“過來人”的經驗
很多多父母總要孩子聽自己的,按自己規劃的去做,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工作、擇偶。不斷灌輸自己“過來人”的經驗。
有時父母對于還在上小學初中的孩子,做未來高中、大學“理想國”的描繪,給孩子莫大的壓力。或者在孩子還在上學時,就說未來在職場工作的道理,在孩子還在工作談戀愛的時候,就講未來生養孩子的道理,這種來自“過來人”的經驗灌輸,會讓孩子感到痛苦,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父母感到失望。
3、不尊重孩子的意見
其實很多孩子都對自己的父母抱有失望的態度,就是因為很多父母都是習慣性地忽略孩子的想法,甚至是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也會非常的固執己見。即便孩子說得很有道理,家長也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強制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時孩子對家長都非常失望,失望于自己的父母為什么只在乎自己的想法。
4、定下標簽,不問緣由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下很多的錯誤,于是就有很多父母就會自以為很了解孩子,然后就對孩子貼下標簽,每當發生同樣的問題時,就會下意識地認為是孩子的問題,開始責罰孩子,根本不問事情的緣由。
即便是孩子不斷地辯解,家長依舊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真相,時間長了即便發生問題,孩子也疲于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畢竟自己在怎么解釋,父母也不會聽進去,孩子便對父母失望。
孩子對父母失望怎么辦
1、不要忽視孩子的內心需求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舉足輕重,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待他人的態度。如果孩子在小時候能得到父母溫柔的對待、耐心的傾聽、良好的陪伴,那么,孩子就會發展出對他人基本的信任,對自身價值的確認以及對外部世界的興趣。
因此,為人父母,再忙碌也不能忽視孩子內心的需要,努力提高陪伴的質量,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2、學會傾聽陪伴孩子
準確地去聽,全身心、真誠與孩子進行互動和交流,努力去了解孩子真實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敷衍了事。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從孩子的外在行為中發現內在的需求并給予滿足。
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懂得與孩子一起發現身邊的美好事物,為孩子提供安定美好的環境,從生理和心理上給予孩子安全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