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都比較差,因此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現象。這樣的學習習慣,必然會給之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家長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這樣也能讓孩子更好的接收知識,提高反應能力。
一年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
1、用正常心態對待和幫助孩子度過適應階段
剛離開幼兒園進入學校,作息時間、上課時間、環境、學習的內容和方式都不同。幼兒園的游戲化教學到學校的說教式教學,讓孩子感到不適應,而適應需要時間。家長要正常看待一年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情況。
家長要和孩子溝通,一起商量怎么克服一個個困難,當上課坐不住的時候,有些什么辦法可以控制自己不和同學講小話、不亂動。孩子放學后,要問他方法使用的效果,對孩子的進步進行肯定,這樣孩子就會越做越好了。
2、發現孩子優點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果沒有興趣,上課讓他感到無趣,他就會覺得學習是很痛苦的事情。孩子的天賦是天生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比如孩子數學學的好,可以對他進行表揚,增強他的自信心,那么他自然就會注意認真聽老師講課。
3、多鼓勵,自信心是學習的源泉
當孩子總是被批評,總是只有錯誤被看到的時候,他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沒有自信去挑戰和克服困難,在學習上也可能會越來越沒自信,覺得自己就是學不好。
而家長多鼓勵孩子,就像給孩子施肥,當他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就有自信勇敢挑戰,積極思考解決問題。
4、多肯定孩子的進步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內心還不是很穩定,心思還停留在幼兒園階段,家長要給予更多的關愛。那么家長就要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的閃光點,多肯定、多表揚,還可以適當地給些小獎勵。
通過這種肯定與表揚等正能量的支持,在孩子的內心中就不會有畏懼,這對于糾正孩子學習中的壞習慣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年級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原因
1、每個孩子邏輯能力,思維理解能力發展是不一樣的。剛上一年級,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可能就是會比其他孩子發展的要慢。這種情況下,老師講課孩子聽不懂,理解不了,不知道該干嘛,就呈現出不認真的狀態。
2、老師講的內容孩子已經會了,覺得老師講得沒意思,不能提起孩子的興趣,所以就不認真。
3、年齡太小,因為一年級學生的普遍年齡都是在6歲-7歲之間,這個年齡的孩子歲數太小,身心還不成熟,基本不具備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時間比較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就會注意力轉移,課堂上一旦有其他動靜可能就會吸引走孩子的注意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