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在讀初三的時候,家長想要了解孩子在校情況,那就需要好好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的解決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心理上的問題,這樣孩子也就會更加理解自己的父母,也就容易增加親密度。
初三家長怎么和班主任溝通
1、掌握溝通重點
初三家長在和班主任進行溝通時,就可以主動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比如包括心理情緒變化、和同學的相處情況、課堂聽講狀況、作業完成情況、成績起伏變化以及在學習上還有哪些知識點比較欠缺等。
了解學生是否偏科,學生一旦因為某些因素而偏科,就要花很多時間努力糾偏,如果不加重視會導致中考全盤皆輸。
在填報志愿時多和科任老師溝通,初三班主任通常有多年帶畢業班的經驗,對于考生的心理把握、志愿填報及就業前景都有較多認識,對各個高中學校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志愿填報流程。父母多與班主任溝通、多向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志愿填報和專業方向,可以少走彎路。
2、平日打電話溝通
若想了解孩子近況,打電話次數不易過于頻繁,詢問時:類似:您好,麻煩您,費心了,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嗎?也能體會到您的辛苦,等等類似的話多說沒壞處,即使老師還沒注意到孩子,也會因你的這段話注意的。
家長與班主任進行電話溝通要注意:事先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時間,避免影響其正常教學;如果電話被掛斷或者沒有人接聽,不要反復重撥,可能老師現在不方面接聽;電話接通后,要先進行自我介紹,問老師是否方面談話,再進行交流。家長在與班主任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表現出對老師的尊重,禁忌直白的指責批評老師的教學工作。
3、注意選擇最佳的溝通時機
許多初三家長為了能夠將孩子的情況統統掌握,就在開家長會前抓緊一切機會與老師單獨交談,這種心情老師能夠理解,但家長要考慮到老師在開會之前,要將班級與年級其他班情況橫向比較;與本班的歷史情況進行縱向分析;對每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科學分析,所以很忙碌。
那么我建議家長如果覺得會后時間晚了,就在家長會后一周內與班主任預約前往,那時老師就會有充分的時間幫家長分析孩子的情況,而家長也會有機會看到比較完整的統計數據,準確掌握孩子的情況。
初三家長為什么要和班主任溝通
1、為了了解孩子的變化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成長比較快,變化也比較大。這時的孩子成績起起伏伏,情緒波動較大,心里比較敏感和脆弱,情感變化很大。只有多與老師溝通,才能了解孩子的變化,從而才能更好地去關心孩子。
2、了解孩子的學習缺陷
父母只有多與班主任溝通,才能知道孩子在學習中的優點或缺點;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檢查缺陷或提高成績,這也能更好的照顧孩子!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不了解孩子,特別是不了解孩子的成績下降。只有父母與老師進行更多的交流,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