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了大三后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基本都是針對畢業之后的發展方向,這能讓學生有好的工作,成為成功的人。但是如果孩子沒有清晰的目標,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就會產生厭學情緒,不想上學,同時也會滋生不良情緒,狀態很差。
大三學生不想上學該怎么辦
此時家長需要找出大三學生不想上學的原因,若是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建議還是要學會去調試心理矛盾,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遇到的煩惱。若是存在家庭原因,還應當仔細與父母溝通,把握住來之不易的機會。
每一名學生都可能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論其中的原因,也都是各式各樣的。不過大學生活對一個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若是可以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問題,相信任何煩惱都是可以解決的。要知道未來還有更加精彩的人生,立志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要改變厭學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認識,首先就必須要改善他們所處的環境。一個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之間相互配合。
社會的鼓勵、家長的關懷、教師的重視、同學的友好都有利于營造一個重學、樂學的氛圍,消除厭學學生被拋棄、被歧視的感覺,對學習由厭惡感、恐懼感變為愉悅感、舒適感,從而積極、主動、愉快地開始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
當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滿足,心情就會苦悶,就會無心讀書。家長需要觀察和溝通,了解孩子是哪方面沒有得到滿足,比如競爭時有挫敗感等,找到原因后,給予補償。
大三學生不想上學的原因
1、情感需求不滿足。有些學生由于家庭變故,父母離異,情感孤獨,缺乏溫暖,于是便常常尋求情感補償。而學習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難起到情感補償作用的,因而他們往往廣交朋友,追求刺激,以從其它渠道獲得心理滿足來彌補家庭情感的殘缺,這就容易出現大三學生不想上學的現象。
2、校園文化的影響。現在學校的學生可以說是非常認真的攀登文化,不僅比學習,還比物質。很多大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自卑,尤其是農村學生,因為家庭原因,老是自卑,學習也失去了動力,孩子就不想學了。
父母怎么和大三學生相處
1、不過分指責批評:有些父母,只要孩子犯錯了,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錯,逮著孩子就是亂罵一通,有的甚至是打,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大三學生犯錯時,最好是先了解事情的經過,分清事情的青紅皂白,不能讓他受委屈。
2、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學習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家長不應把孩子的學習當做衡量孩子好壞或者與孩子相處模式的參照物。包容、接納、有愛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較好的抗挫折能力、保持穩定的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