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偷錢的行為固然不對,但是家長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現問題,才讓孩子出現了偷拿錢屢教不改習慣,畢竟成長環境和教育方式與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孩子犯錯之后,家長要自我反省,及時的調整教育方法,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
孩子偷拿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人都是有欲望和攀比心理的,一旦孩子的需求長時間得不到滿足,很可能就會走入歧途,不擇手段的滿足自己。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讓孩子規劃家庭財產,可以讓孩子試著分配家里的錢,明白如何正確使用金錢。
2、可以學學那些因為貪玩不愿意上學的孩子,被父母領著風雨無阻、暴曬著撿礦泉水瓶的例子。只有讓孩子明白掙錢的辛苦,孩子才會對鋪張浪費和偷錢有一種更為深刻的認識。
3、態度要平和,減少孩子撒謊的機會。想要了解孩子偷拿錢屢教不改的原因,要做的就是不打罵吼叫,平心靜氣地與孩子溝通,雖然聽起來有點強人所難,但試想一下:你“張牙舞爪”的樣子,他真的敢說實話嗎?
4、直接告訴孩子,讓他明白父母的態度。講太多的大道理,其實并沒有大用,很多時候孩子更在意父母是否喜歡他。那些不被父母喜歡,甚至是特別討厭的行為,孩子都愿意試著去改正。
5、即便偷錢的行為很不對,家長也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和面子,千萬不要“廣而告之”他們的行為。雖說孩子年幼,可是他們的自尊心卻很強,面對別人的評價,會覺得難為情,甚至是傷心。
6、要以身作則,家長也要注意,不要貪小便宜。一定要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喜歡要告訴對方,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拿。在超市也是一樣,要先付款才能吃或者拿回家。偷拿的東西最好和孩子一起還回去,還要給對方道歉。
家長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一、孩子長大了,進入社會以后,你要告訴他,義跟利是合在一起的,不義之財絕對不要。千萬記住,一個人要賺合理的錢,而不是那一句非常可怕的話——只要合法,什么錢都可以賺。這種人是沒有良心的。
二、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可以把家務分成不同的價格,如出去買醬油是2元、洗自己衣服2元,掃地1元等等,等到18歲了,可以讓他們在假期進入社會做兼職,體驗賺錢自己用的快樂。
三、爸爸媽媽最好是在固定的日子給孩子零花錢,并告訴孩子要省著花,如果你一下子把錢花完了,等到真的要買什么東西的時候就沒有了。最好是不要在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或者表現好的時候給孩子零花錢,這樣孩子以后幫你做家務的動機就不純了。
孩子玩游戲偷拿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家長覺得“打一頓”解決不了問題,就要他利用課余時間撿廢品來“還債”,了解掙錢有多么不容易。父母要趁早給孩子建立金錢觀念,讓他了解掙錢的艱辛,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偷錢”的壞習慣。
2、應該幫助小孩認識到撒謊,即使最后蒙混過關也是暫時的,在發現偷錢應該減輕對他的過失懲罰,并告訴他撒謊只會受到更嚴厲的懲罰,鼓勵小孩的誠實行為和及時的認錯,會讓小孩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再犯。
3、和孩子正式的交談一次,孩子就是在不斷犯錯中成長的,既然已經錯了,那就和孩子好好聊聊,看看孩子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給游戲充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