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對孩子都是傾盡所有的,但是我們自以為的對他好,其實會給他很大的心理壓力。比如一些家長控制欲強,不允許孩子在空閑時間有娛樂項目,認為學習是最重要的,所以強迫孩子坐在書桌前。這樣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還會讓他不再愿意和父母交流。
控制欲強對孩子的影響
影響一:孩子缺乏幸福感
被父母過多管束的孩子內心是不快樂的,父母以愛之名控制孩子的選擇和發展,想為孩子打造一個“完美人生”,實則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那樣的人生對孩子來說是最不想要的。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建議,讓孩子自己取舍,但并不要求孩子一定采納自己的建議。
影響二:自立能力差
父母對孩子掌控欲強,生怕孩子走了彎路,渴望孩子能夠一步登天。這種為人父母的心情能夠理解,但還是應當面對現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干預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依賴心理,面對挫折困難只想著逃避,不如早早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助孩子在社會中爭搶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影響三:孩子缺乏主見
父母控制欲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屢屢感到自己的想法與家長的想法沖突,次次被迫妥協后,漸漸的就習慣了無視自己的真實想法,導致心理邊界模糊不清。長大后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過于在意他人的評價,成為一個拿不定主意的人。
影響四:孩子處事沒原則
孩子在選擇朋友時,父母不要用自己的處事原則進行干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父母能做的只有正確的引導和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在孩子逐漸建立三觀的過程中,提出合理建議但是不強加于孩子。
家長如何管理對孩子的控制欲
第一、對孩子抱有合理預期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高人一等,成為最成功的那一個人,控制欲強對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甚至最后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對于父母們來說,一定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預期”,這種預期是通過對孩子實力和目前狀態的了解之后,做出的一種期望,這樣既不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也能夠滿足自己對孩子的期望。
第二、適當放手,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父母需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讓他們能夠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培養。不要害怕孩子遇到挫折,只有讓他們勇敢去嘗試,才能激勵孩子,不斷進步和成長。
第三、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很多家長和孩子溝通最多的,或許只有分數和排名了。其實,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和衣食住行等方面,對于他們的內心世界,也是需要多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夠更加了解孩子,知道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同時良好的溝通,也能夠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快樂。
如何鍛煉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1、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是家長讓孩子去做超出他們能力范圍的事,所以讓孩子獨立起來,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可以了,爸爸媽媽們可以每天給孩子規定時間表,讓孩子按時完成一定的任務量,以此來逐漸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2、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教孩子自理自立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并且要適當地鼓勵、表揚孩子。任何人做事都是一個從不會到會,從不對到對的過程,更不用說各方面發展還不完善的孩子。所以爸爸媽媽的鼓勵對于孩子的嘗試是很有激勵作用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