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急劇的變化,家長必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才能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孩子此時會展現出很多叛逆的情緒,家長不要過分責怪他,想要拉近親子關系就要做到平等溝通,這樣才能讓孩子更聽話懂事。
遇到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怎么辦
1、建立信任,維系親子關系
父母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我們要相信孩子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能夠承擔某些責任。即便過程或者結果不理想,也不要忙著責備數落,引導孩子分析問題找到原因。然后鼓勵孩子下次繼續努力,以此形成良好的循環。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言行一致,真誠,尊重,有責任的形象,至少在孩子面前應該是一個靠譜的大人,要正視孩子的需求和問題。當與孩子建立了信任關系,孩子至少不會對你有所抗拒,也能聽進父母的話,因為信任所以也會向父母傾訴自己的困惑。
2、給予自由,不要過分管制
不少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對孩子的管教特別嚴格。孩子除了學校就是家里,周末也不讓出去玩,還要上各種補習班。對孩子的朋友進行調查,檢查孩子的書包等,擔心孩子交友不善。這樣做會讓孩子很不自在,感覺是被監視。
所以,家長要充分的相信孩子,可以提醒但是不要過分管制。給孩子自由的空間,這樣愛能讓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
3、合理表達自己的感情
家長要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掌握愛和嚴的分寸,將真正的愛與無原則的嬌慣、溺愛和放縱區分開來。愛應當表現的有分寸有理智,但嚴決不是扳起面孔動輒訓斥打罵,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又要能抵制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耐心培養文明行為、良好品質和行為舉止。
4、理解和尊重
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溝通交流,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使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泄。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獨立的意識也在增強,對此家長應給予充分的尊重,如未經允許不隨意翻看日記,尊重孩子的隱私。
5、注意情緒表達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內心通常較為敏感,因此在溝通時要注意語氣的緩和,避免不耐煩和隨意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和失望,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幫助孩子更好地度過這段時期。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
原因1: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開始想要獨立,不依賴父母。青少年正處于“過渡期”,他們的獨立感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他們不想像孩子一樣被對待,并認為自己是成年人。因為他們覺得外界忽視了他們的獨立存在,所以他們有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建立“自我”和外界的情緒。
原因2:家庭不利因素。在絕大多數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命令式的說教、任意的打壓和無休止的嘮叨。生活、學習等方面對孩子的期望太高、要求太嚴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心理上的抗拒,從而導致孩子的“叛逆”。
原因3:青春期生理快速發育。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結構和技能已經成熟,思維方式或視角已經超越了童年單一的積極思維,發展為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散思維,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在心理認知發展中,由于認識不牢固,所以想法很容易動搖。
原因4:學校的劣勢。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的教育方法和不恰當的方法,如不尊重和理解學生、方法簡單卻傷人等,也容易使青春期的孩子產生反抗和對抗,這種扭曲的方式是孩子為了爭取自己的主體權利和主張。
怎么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一、信任尊重、做真朋友
不用異樣的眼光看叛逆期孩子,不大聲呵斥他,這類孩子有什么合理訴求,盡量滿足他,確實不能滿足的事情,做好解釋。讓叛逆的孩子有一種安全感,不敢告訴他人的事,能主動告訴我。
不愿意告訴別人的話,悄悄地告訴家長。只要我們之間有信任基礎,彼此就能做真心朋友,就可以無話談的朋友,為日后溝通打下基礎。語言表達要溫柔,對視目光應親切,平等溝通交流,不居高臨下。
二、因勢利導、反復引導
叛逆期的孩子大多是心理和性格上有一定問題,面對這類,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一味遷就。一定要因勢利導做溝通,反復抓、抓反復。原則問題不遷就,細小事情不放過,逐步讓叛逆期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是不是應該改一改。
這類孩子,只要引導得法,孩子內心有感觸,會明白父母老師的良苦用心的。引導孩子分析自己的行為舉止的不當之處,比較后讓孩子明確哪些事該怎么做?然后進行比較分析,共同找出應對辦法。如此反復引導,叛逆孩子會有所改變。
三、發現閃光點,糾偏違規行為
任何方法都有他的局限性,我們必須著眼叛逆孩子的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綜合施策,用心疏導。叛逆期孩子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一定要持之以恒,反復抓,盡可能地用自己的真誠和真心去感化叛逆期的孩子,孩子就會被你的真誠感動,也樂意做父母的真朋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