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出現了不好的行為,家長就要引導他及時改正,不然成為習慣后會讓他更加難管。在教育叛逆的小孩時,傾聽是溝通的前提,這樣雙方也能理解其用意,不會因為誤解對方的意思而產生分歧,避免出現錯誤教育的現象。
叛逆小孩要怎么教育
第一、學會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
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夠與孩子換位思考,經常關注孩子的感受,要記得他的生日,記得學校開家長會的日子。孩子考試考好了給予相應的獎鼓,考不好也要多多鼓勵,千萬不要去太過去責備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錯了要讓他更正,正確的引導孩子。
第二、不要總反對孩子想做的事情
有一些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這不讓他做,那不讓他做。比如做完作業了想看一下電視,家長不應該反對,這是孩子需要放松的空間,如果叫他不要看,叫他會房間看書什么之類的,雖然他不情愿的回到房間了,可是他會認真看么?這樣根本沒有用的。就讓他放松一下吧,放松完了自然會回去好好認真學習的。
第三、做孩子的朋友
叛逆小孩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獨立,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大人,平等相待。這就要求家長要轉變角色和教育觀念,改變居高臨下、命令式的單向教育為平等、探討式的雙向教育。從單純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轉變到指導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努力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第四、了解是溝通的前提
要教育孩子,就要與孩子溝通;要溝通,就必須了解他。了解孩子的方式有:一是觀察,力求全面。二是談話,選擇一定的情境主動詢問。三是訪問,主動找學校的老師、孩子的伙伴、孩子的祖父母等,多方面進行了解。
家長對孩子的了解情況,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發展的觀點,既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既看到過去,又看到將來。父母之間特別要相互通氣,交換對孩子的看法,保持教育叛逆小孩的一致。
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現
表現1: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孩子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即使不符合季節;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否則就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表現2: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有的孩子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玩,不要和父母一起玩。也喜歡和父母講條件,當父母答應了自己的條件之后,才會去做父母要求的事情。
表現3:和其他孩子起沖突,易動手。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后順序,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孩子喜歡玩手機如何教育
一、良好的溝通
讓孩子遠離手機,跟他良好的溝通是關鍵。家長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就暴跳如雷,怒罵孩子。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而是要對他耐心地勸解和循序漸進的引導。
二、父母以身作則
我們可以發現喜歡玩手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對喜歡玩手機的父母。父母每天抱著手機不撒手,看視頻,玩游戲。孩子自然也好奇,于是學著父母的樣子玩手機。
所以想讓孩子不玩手機,首先父母要學會放下手機。用讀書代替玩手機,用下棋代替玩手機,用運動代替玩手機。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跟著父母學。創造一個不玩手機,不癡迷手機的環境是父母應有的責任。
三、和孩子約定用手機的時間
如果不是學校留有手機作業,其實孩子根本沒有用手機的必要。如果孩子學校有作業,可以和孩子說“我們定個時間,15分鐘之內完成,看看你能不能排名第一或者戰勝其小朋友。”孩子都是有好勝心的,為了贏,他就會認真快速完成作業。完成之后,你就可以收走手機了。
如果孩子想玩游戲,可以和孩子約定時間:譬如只有周末可以玩,平時不能玩。可以以獎勵的方式讓孩子玩手機:譬如,孩子今天的作業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了,而且寫的工整,每天可以玩1-2局游戲。如果這個星期,孩子的學習都不錯,周末每天可以玩半小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