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處于青春期的女孩因為接受的教育很先進,有了一些自我認知,慢慢的不愿意再和父母溝通交流,自然關系疏遠了很多。家長想教育好青春期女孩,就要結合他的心理特點,進行引導,并且做到尊重他,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嘮叨。
青春期女孩怎么教育
1、理解與信任
孩子的青春期需要個人的成長空間,需要有自我個性的發展,這都是需要父母建立在理解與信任之上才能有良性的發展。而孩子需要的獨立空間,父母們的放手也同樣在于對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擁有足夠的自我決策權,讓他能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2、不要和孩子較真
青春期女孩的情緒會不穩定,當他對父母的管教不服氣時,可能會情緒比較激動,還會沖父母發脾氣,甚至可能會有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這時父母千萬不要跟著孩子一起著急,也不要跟他較真,可以先把事情暫時放一放,等雙方情緒比較平和的時候再溝通。
3、尊重孩子的獨立追求
很多時候,家長們常常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寵愛但不尊重。在生活上,家長總是包辦代替,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甚至在孩子學習上,也替他們做好了安排,怎樣學、學什么等等。
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沒有特權去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不該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掌控的。
4、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總是不聽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孩子的安全以及不會出現嚴重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親身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孩子的切身體驗,才可以使得他們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是多么的正確以及重要。
青春期女孩的心理特點
1、追逐個性
女孩自我意識增強,叛逆心理越來越重,追逐個性。尤其是外來文化的傳播,導致孩子們追求自我解放,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這樣青春期女孩子不懂與人分享、為他人著想,一味追求自我意識,導致個性極端。
2、情竇初開
進入青春期后,不管男孩女孩都開始對異性產生好感,面對自己喜歡的男孩或者女孩變得羞澀、不安,既想接近對方又擔心對方討厭自己。希望在喜歡的男生或者女孩面前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優秀的一面,青春期的感情懵懵懂懂,但這是正常的表現。
青春期女孩容易出現的問題
1、自卑心理。主要是因為受到了老師與家長的批評指責,成績不好或者各方面比較普通,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人。家長和老師需要教育女孩積極樂觀地面對失敗,正視自己,接受自己,以實際行動建立自信心。
2、逆反心理。部分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正確對待家長與老師的一片苦心,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容易產生叛逆心理。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調節就會呈現消極作用,使家庭教育不能順利進行,進而轉化為矛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