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手機剛開始是被作為一種通訊工具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廣泛,不僅可以刷視頻、聽音樂,還可以被用來當做學習的工具。但是有的孩子自制力比較差,就會將手機用來打游戲,那么孩子什么時候可以有自己的手機比較好呢?
孩子什么時候可以有自己的手機
最好在孩子12歲之后有自己的手機,也就是讀初中的時候,就給他們買手機,這時的他們可能需要自己去離家比較遠的地方上學,有手機就更方便聯系父母。畢竟上初中的孩子思想相對來說更成熟,自制力也更強一些。他們拿到手機之后,不會過于沉迷于手機帶來的誘惑,而是會用在學習上。
手機是新時代進步的產物,也代表了一定的新鮮事物發展模式,手機在每個人身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我們也不能過分強制孩子拒接接觸手機,而是應該理性對待手機的利弊,引導他們正確使用手機。
如何防止孩子過多接觸手機
1、觀念改變
想要教育好孩子,讓他不過度依賴手機,首先需要改變的是父母的觀念。首先,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明白,孩子為什么依賴手機?其次要明白,孩子不是因為使用手機成績下降、變壞,而是成績下降、變壞之后依賴于手機。
最后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檢討一下自己,是否是因為工作太忙,忽略了孩子,才導致他依賴于手機。
2、良好的溝通
讓孩子遠離手機,跟孩子良好的溝通是關鍵。家長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就暴跳如雷,怒罵孩子。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而是要對孩子耐心地勸解和循序漸進的引導。
3、以身作則
我們可以把視線從孩子身上移開,關注到自己身上,因為父母的行為方式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先管理好大人自己的行為,形成一種學習的“場”,自然而然會影響到孩子,也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
4、保證每天與孩子之間有足夠的“不插電”時間
只有關掉了手機、電視,我們才能有一個足夠安靜的環境,并且安下心來和孩子一起玩耍、聊天。這樣才不會突然被電話打擾,不會感覺還有一堆的任務需要去完成,真正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5、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空余時間太多,分給手機的時間自然也會增加。給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比如繪畫、舞蹈等等,讓他的業余時間變得充實起來,玩手機的欲望自然就會下降。
6、創造孩子與同學交往的機會
用同伴效應解開手機“枷鎖”,周末的時間可以安排一些同學聚會,讓孩子跟同伴聊聊天,交流一下生活、學習。還可以安排室外的活動,一起購物、看電影等,通過溝通交流現實的問題和生活,慢慢從虛擬的環境中走出來,看到真實生活的美好和希冀。
孩子寫作業偷偷玩手機怎么辦
第一、制定嚴格的手機使用時間和規范
有些家長,對于孩子使用手機這件事,完全是出于一種隨心隨意的狀態。當自己心情好了,孩子玩一天一夜也沒問題;當自己心情不好了,孩子就算是要拿手機查閱資料,也可能被自己當做是十惡不赦的行為。
想要幫孩子戒掉手機癮,就得和孩子聯合起來,制定一個合理的使用時間限制和使用規范。比如:周一至周五,能玩多久,什么時間玩,玩的時候可以玩哪些,哪些不能玩;周六周日,能玩多久,滿足什么條件才能玩等等,這些都應該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規劃。
第二、一起學習
建議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把手機收起來,找本書看一看,不要玩手機,做一個好的榜樣。讓孩子明白,父母也在學習和看書,一起學習,讓孩子心里舒服點,這樣更容易專心寫作業。其實,孩子是無辜的,可能是受家長的不正當影響,此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第三、從思想上下手
其實孩子已經顯露出一個苗頭了,想要改掉孩子的這個毛病,就在寫作業的時候設置點獎勵,注意不要獎勵現金,獎勵點零食什么的。然后和孩子多談談心,慢慢的講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說興趣,從手機上拉回來,淡化孩子的手機觀念,讓他有學習的動力。
第四、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
如果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每次作業都是認真完成,再去享受娛樂放松時間,那么這次孩子偷玩手機問題不大,只是偶發事件。父母要做的就是先平靜的和孩子溝通,了解他這么做的原因,然后給孩子解釋這樣行為的不正確。
學習和娛樂必須分開,這個是原則問題,一次都不能有。和孩子強調清楚學習和玩手機的區別,要讓孩子認可并一起遵守。既然已經有了第一次,孩子的自制力不行,避免再次發生,可以采取一些約束措施:比如手機不帶進書房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