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就會讓他害怕失敗,不敢正視自己的成績,總是自我否定,進而抵觸學習。因此,當孩子厭學的時候,家長要學會結合他的能力,不對他有過度的期望,這樣才能讓他沒有壓力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當孩子厭學的時候家長該怎么辦
1、家長要幫助孩子應對困難,當孩子眼中已經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再告訴他要振作、不要逃避,大多是徒勞的。他更需要的是外界給予理解、接納和共情。和孩子溝通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著手,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
2、對孩子的關愛和體貼也能緩解孩子的厭學情緒,但不要讓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平時多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聽聽孩子是如何思考的。
如果發現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確的地方,家長再加以糾正和指引。家長也應走出認識上的誤區,即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須“小學力爭上游,高中爭取重點,大學要上名牌”。成才的路千萬條,家長不要把孩子學習的那根弦扯得太緊。
3、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4、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厭學的時候,找出原因。要努力改善親子關系,讓孩子信任父母和老師,敞開心扉,從而找到厭學的真正原因,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法。孩子要有自信,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家長不必讓孩子學習超出自己工作能力的東西,多給孩子一些成功的機會。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怎么辦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愛學習之后,就開始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他們采用的方法是監督孩子寫作業。正確的引導方式,是從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發現孩子的問題,幫助他改善。然后,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然后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告訴他們如果在生活中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有好的工作。興趣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不感興趣是因為他還沒有找到學習的快樂。
父母應該找出他們喜歡的科目,并鼓勵他們學好它。有時家長可以假裝不知道某件事,然后孩子告訴你答案,你可以順勢鼓勵孩子,讓他感到自信,然后鼓勵他將來更好地學習。
孩子厭學的表現
1、經常逃學或曠課,家長可能以為孩子上學了,結果他在外面玩。
2、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與前后左右同學打鬧,總是不認真聽講。
3、孩子做作業時拖拖拉拉,一會玩玩具,一會提出要看電視,一會又拿起手機。
4、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學習感到痛苦,不能從事正常的學習活動,這是孩子厭學的表現之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