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孩子厭學是很普遍的現象,他們在周末不愿意寫作業,更不制定學習計劃,此時家長的數落和斥責,會導致他更加叛逆,總是逃課逃學。有的孩子還會借口身體不舒服,只想在家玩手機,不想去學校。
青春期厭學家長怎么辦
1、減輕孩子的壓力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有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余什么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孩子會因為學業繁重,導致他壓力過大,因此想要逃避,由此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因此,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孩子平時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家長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不要隨便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
2、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很多家長更愿意在青春期孩子取得一些成績后,來挑剔孩子,為的是不讓他驕傲。但其實,家長總是挑剔孩子,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家長要學會認可孩子,多鼓勵孩子。
家長應該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是很大的,父母應該為孩子做出榜樣,和孩子一起學習。時刻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慢慢培養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在生活中,要多給予孩子以鼓勵,學會發現他的閃光點。
3、和諧氛圍
家長應該為孩子創建一種平等,快樂有趣,寬松自主的家庭學習氛圍并為孩子提供相對獨立、安靜的學習環境。作為父母,不要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應多和孩子交流和溝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及時的給予幫助和指導。父母的鼓勵、理解和信任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4、適當讓孩子提早體驗一下生活艱辛
當孩子特別堅定告訴父母,我就是不想上學了,你說什么也沒有用,這個時候父母不需要給他講道理了。孩子青春期厭學,直接告訴他將來有文化依靠腦力工作掙錢,沒有文化只能是體力勞動掙錢了。讓孩子打工體驗一下生活的艱苦,然后問問將來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這樣孩子就會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慢慢的也會回到課堂重新開始上課。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表現
表現1:渴望獨立
青春期孩子最大的渴望是擺脫父母的嘮叨,擺脫父母的監督,實現自己的獨立,經常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哪怕自己知道自己可能要走彎路,也會一意孤行,所以這個階段父母會認為孩子逆反,難以溝通,難以管理。
表現2:會更敏感
因為更加關注自我,青春期的孩子也很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身邊朋友的評價,他們會很敏感。對于班級里的同學關系也更加敏感,容易“拉幫結派”,也容易陷入孤獨,可能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心事。
表現3:渴望獲得尊重卻又經常自卑
對于異性的渴望,身體自身的變化,這一切都使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尊重,渴望成為“老大”,渴望成為萬人矚目的“英雄”。卻也會因為周圍的不如意,學業的壓力,對于異性的渴望卻無法達成的心思,以及臉上的痘痘等變得自卑,孩子青春期厭學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父母要提高意識并主動介入。父母首先應該認識到手機成癮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可以與孩子討論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以及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導致的其他負面后果。通過說服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手機使用,父母應該扮演著孩子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2、限制手機使用時間。父母可以通過制定一個家庭規定來規范孩子的手機使用時間,這個規定可以規定孩子每天只能使用手機一定的時間,而在學校期間要禁止使用手機。此外,父母還可以規定孩子每隔一段時間需要休息一下,給眼睛和大腦充分的休息時間。
3、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讓孩子參加體育俱樂部、音樂團體、戲劇班或其他課外活動可以讓他們遠離手機。這樣孩子會有更多的對外聯系和參與社交活動的機會,從而降低他們沉迷于手機的可能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