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15歲的男孩進入叛逆期以后,他們就會表現的特立獨行,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和父母意見不一致,但是他們又非常堅持自己的看法,所以常常和父母對抗。作為家長,我們要正確認識孩子的叛逆期,盡量不要和孩子發生沖突。
15歲的男孩叛逆期應該怎么辦
1、學會和孩子溝通
很多時候家里面出現“硬碰硬”的情況,大多數都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缺乏交流,家長總是固執己見,堅持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而孩子也是不屑一顧,完全不顧家長的感受。
這樣肯定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家長一定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然后再根據孩子的需求去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這樣對家長和孩子都好。
2、充分傾聽孩子的訴求
很多時候孩子的叛逆并不是由于年齡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家長的原因造成的。在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作為家長首先就是要克制怒氣,更不能采取動手的方式,因為只有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最好的方式就是冷靜下來,在合適的時間里,傾聽孩子的內心,只有充分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處理問題。
3、多點理解多點包容
叛逆期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過程,換位思考一下,當爹當媽的自己以前也有過青春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處于叛逆期也是可以理解的。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寬容,這樣有利于孩子情緒沉淀,減少不必要的言語沖撞。
4、找回信任感,挽回親子關系
信任感的缺失,不僅增加了溝通難度,更會帶來親子間的隔閡。家長需要重塑信任,一方面立起值得信賴的形象,看見孩子的需求,解答孩子的疑惑,即便再小的事情,答應孩子的就要信守承諾,同時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放棄貶低式教育,更不要在外人面前貶低孩子。
15歲的男孩叛逆期的表現
1、盲目追隨“潮流”,容易被不良行為誤導和引誘。初中生很好奇,喜歡新事物。他們很容易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和行為所吸引。他們盲目做出一些不良行為,并將這些行為視為自己冷靜而獨特的表現。
2、容易早戀。處于叛逆期的15歲男孩更容易早戀,這是因為進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感意識開始萌發,她們容易對男性產生強烈的好感。這時候,如果家長反對孩子早戀,他們往往就會被激起強烈的叛逆心理。
3、和父母,或是老師唱反調。對于父母的期盼和要求不能很好的完成,而父母不允許的事情,反而會做的比較全面。這時期的孩子對于家庭,以及學校的態度都是無所謂的。并且行為也會比較偏激,經常會做一些過分的行為或舉動。
15歲的男孩叛逆期多久過去
男孩的叛逆期一般從10-12歲開始,16-20歲左右結束,會持續5-6年的時間。當然持續時間也因人而異,不同的男孩有不同的情況。男孩的性格和成長環境對他們自己有很大的影響。
有些男孩在青春期沒有明顯的叛逆情況。有些男孩可能會有叛逆的情況,直到青春期結束,但一般男孩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成長,叛逆期會慢慢過去。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突然長大了,父母的話也不聽了,變得很執拗,開始會和父母頂嘴,對著干,這個時候,我們不禁會想,孩子的變化怎么就這么大了呢,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也就是青春叛逆期,他們的心理開始出現矛盾的狀態,一方面不想聽從父母,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賴父母。
15歲的男孩叛逆期應該怎么辦
1、不要否定他的男孩氣質
從小到大,男孩因為淘氣好動,不如女孩乖巧,往往受到更多的指責,而家長對男孩的要求也會更加苛刻一些,據統計,男孩被擁抱的次數比女孩少很多。
要承認男孩本身的“男子漢氣質”,不要過多地希望他和女孩一樣乖巧,保護他的陽剛之氣,不論他是哪種形式表現出來,都不要壓制。
2、通過運動釋放多余的荷爾蒙
這個階段,父親要多帶孩子去運動,比如早起二十分鐘帶孩子下樓去跑步,如果孩子不愿意與父母一同做這件事,不妨挑孩子喜歡的運動:足球或者籃球,給他報一個培訓班,讓他體會和小伙伴共同揮汗如雨的快樂;周末可以組織他和好朋友一起去爬山。
3、允許交朋友,不要橫加干涉
這個階段的男孩特別渴望來自外界的認同和同伴的認可,可以鼓勵孩子交朋友,并且給他們提供一起出去郊游,一起游學的機會,讓男孩感受到集體的快樂和朋友之間交往的快樂,即便是異性朋友,也不要急于否定,可以多和孩子交心,聊聊自己年輕時期走過的心路歷程,幫助孩子正確對待感覺。
4、讓男孩學會照顧他人,具備服務意識
很多時候,不是男孩不想做事,而是父母往往認為男孩做事毛手毛腳,非常莽撞,索性就不讓他做事了,這樣導致男孩對家事漠不關心,如果家有老人,不妨讓孩子多去照顧老人。
實際上,老人和孩子往往相處更加融洽,因為老人本身懂得不多,會真心贊美孩子的各類新技能,男孩會有被需要的感覺,也會很有價值感。
15歲的男孩叛逆的原因
1、自主意識增強
處于青春期的男孩,自主意識增強,他們迫切的想要逃脫家長的管控,他們不希望家長過多干涉,更不想像小學那樣對家長唯命是從,他們需要自由和空間,而家長如果理解不了孩子心理上的變化,仍然用過去的教育方式去對待孩子的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逆反。
2、拒絕接受某種觀念
一部分家長往往教育理念還沒更新,老是想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念來發展,這與成長中的孩子便會產生分歧,父母覺得這樣做好,孩子卻認為那樣做比較好,孩子覺得有唱歌的特長也挺好,父母卻覺得那是不學無術,只有搞好文化課才是真的好,有分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利用過來人的身份去強迫孩子接受他不認可的觀念。
3、家庭教育上的失誤
家庭教育上的失誤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家長不講究家教方法,加上家教觀念有些滯后,必然與認為“我長大了”的青春期孩子的觀點發生碰撞,加之教育方法的簡單粗暴,勢必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及逆反心理。如:家長期望過高、過于嚴厲、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盯住缺點、溺愛等,這些都是家庭教育上的失誤。
青春期男孩有逆反心理,要么對家長很冷漠,要么就會因為不滿從而對家長進行極端報復,一方面,孩子懲罰了自己,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另一方面是傷害了父母,這兩種結果都會使親子關系疏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