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不想學的孩子,對父母來說確實比較頭疼。
不想學的孩子怎么對待?
第一,幫助與引導孩子制定規律作息學習時間表。
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作為父母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的學習情況,幫助并協助孩子做適合孩子的規律的學習作息時間表。制定作息時間的目的是嚴格約束其不學習的行為。
孩子不想學,這是作為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因為家庭里面沒有作息時間表,導致孩子回到家就像“解放了”一樣,什么都不會做,什么也不會顧,更不會主動學習。當然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作為父母也能理解,但是在家完全不學習,父母任由其“放縱”玩耍,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自律性、獨立學習能力方面良好習慣的養成。
因此,作為父母,幫助孩子制定一份適合他們的學習作息時間表,是勢在必行。規范孩子的學習時間,同時也有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與養成,更有利于孩子未來的發展。
第二,以身作則引導、感染孩子,帶動其學習。
孩子在家里不學習,不主動學習。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只有自己以身作則的來正確引導和感染孩子,才能逐步帶動孩子的學習習慣。
在制定合理作息時間表的基礎上,嚴格要求每天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同時父母也應該進行自我約束,也需要在孩子學習期間,主動放棄玩手機、玩電腦,不利于孩子學習氛圍的行為。
家庭是孩子溫暖的港灣,同時太過于溫暖也會滋生不好的行為習慣養成。父母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自我反省與學習的時候。做好孩子榜樣,用感染孩子學習的好的舉動來自我約束幫助孩子學習。
第三,父母應該主動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學習需要一個好的環境與氛圍,在家里面,父母就是孩子的“家庭老師”。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都應該為孩子做好“老師”應有的作用來帶動孩子。
孩子不想學,父母就應該主動給予創造學習的家庭學習氛圍。除了前面說到的以身作則帶動孩子,還可以通過閱讀和觀看有益于孩子成長和學習的書籍、影片等方面來拓展孩子視野與知識的補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重要。不但在課本學習中,充當“家庭老師”的角色,還在生活中充當“生活老師”的角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