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就怎么學也學不進去,做家長的一定對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很著急。此時孩子內心也非常痛苦,認為在學校聽講是一種折磨,心思全在校外和游戲上。同時他面對家長和老師的教導,總是透露著不耐煩,無法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
不想學學不進去怎么辦
第一,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得先要有自信心,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父母不要讓孩子學習超過他能力太多的事,給孩子多一點成功的機會。然后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學習和練習,不要嫌他慢,要讓他有機會重復練習。并且多鼓勵、多支持,并多包容孩子幼稚的表現和想法,如此,才能使孩子更有自信而更有學習的動力。
第二,改進學習方式。
讓孩子有豐富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的玩具、事物和朋友。在生活中,讓孩子多看、多聽、多動、多問和多說,便越能培養孩子主動學習興趣。
第三,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一定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變的。當孩子作業速度比以前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時,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在慢慢改變。
第四,學會拿孩子的現在和以前比
而不要和其他同學比,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我們家長除了態度方面注意外,在行為上還需要做到的就是對孩子的優秀行為及時強化,不良的行為適當懲罰。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時,千萬不要給預定的獎勵。
第五,延遲滿足。
有時候孩子不想學學不進去是因為心中裝著、記掛著某件事,比如想著下課后吃什么。這其實是非常浪費時間的,因為我們的大腦就喜歡那些輕松、舒服、不費腦筋的事情,如果你不進行主動干預,很難自動退出。
那么事先準備一個筆記本,放在工作桌旁邊,當孩子在學習時,如果腦袋里蹦出了任何想法,就先把它寫到筆記本上,讓自己安心回到工作學習中,等任務結束后(或者設定一個時間)再去處理或探究。
為什么孩子很努力也學不進去
1、跟不上。很多人說同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智商水平基本持平,其實并不然,學習不僅是智商的事,還有耐性和自制力。有些孩子上課喜歡開小差,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此一來一節課只能聽上幾分鐘,結果便是跟不上老師的進度,私下又不肯努力,所以差距越拉越大。這種情況造成的知識盲區是很難補充的,孩子的主動性太差,需要父母的督促和幫助。
2、學不會。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有些孩子驍勇善戰,有的孩子止步不前。前者能夠最大程度的理解老師的課堂教育,也就是說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較好;后者與之相反,后者的理解能力往往比較慢,接受新知識的時候不易學會。這便是一個知識盲區,面對這樣的知識盲區,孩子很容易喪失信心,導致他不想學學不進去。
3、有問題,沒發現。如果孩子存在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就相當于你用漏洞的桶去接水,這就不是事倍功半了,而是勞而無功。基礎知識不扎實、粗心馬虎,都只是結果,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才是最應該挖掘的根本原因。學習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孩子不能發現問題到底在哪里,你的所有努力都是無用功。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
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點燃孩子的學習,家長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強化理論。通俗地說就是強化孩子在學習上的一點點的成功,哪怕即使是孩子的一點點的進步,家長都可以強化。
目的是讓孩子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從而給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讓孩子繼續學習并且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樣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良好的家庭氛圍。很多優秀的孩子的家庭環境都有一個特征,就是非常重視家庭環境對于學習的影響。比如他們很少會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在客廳看電視或者大聲交談。手里有工作的話一般會和孩子的寫作業時間安排在一起。這樣孩子看到家長在認真的工作,孩子就不好意思不好好寫作業了。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很多孩子都是學著學著就溜號了,這樣的孩子及時能在規定的時間去寫作業,不過是偽自律罷了,能不能專注的學習關鍵是看孩子的專注力,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能做到的就是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例如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中途給孩子安排其他的任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