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無規矩不成方圓!給孩子立規矩,比如說,三十分鐘內應該完成的作業,沒有完成,壓縮當天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更嚴重的,六日休息安排好的游玩取消一次,孩子比較散漫,自律性差,只有家長給孩子立了規矩,他才能進步。學習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想要改變也不會因為有了規矩而立竿見影,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需要孩子的配合。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家長該怎么辦
1、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大家都知道孟母三遷的典故,環境對于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我們盡可能的為孩子將學習環境布置好,例如有條件的可以在家里布置一間書房。
2、少用命令的口氣,例如,孩子到家后,你就沖孩子說:快速寫作業,快回書房去等這樣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讓孩子厭學。
3、多使用疑問句或者選擇題,孩子放學后,如果想看動畫片或者玩游戲,你可以問他:你是先寫作業呢還是先看動畫片呢,其實孩子的心里有數,他知道你更想讓他寫作業,同時也知道先寫作業比看動畫片要重要的多,所以,權衡之下,孩子就會自覺的去寫作業了。
4、與孩子聊天,接孩子放學后,要坐下來與孩子溝通,聊一聊孩子一天的經歷,有趣的事等,學習分享孩子的喜怒,然后順便談談作業,然后可以陪著孩子一塊學習。
5、不得不說,手機已經控制了很多人,有的人沒有手機就跟丟了魂一樣,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請放下手機,不要天天看著孩子學習,自己卻玩手機玩的不亦樂乎,作為家長我們也要豐富自己的知識,以便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
6、對于那些做作業磨蹭的孩子,我們要制定好學習計劃,例如根據作業量規定他寫作業的時間,或者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限時完成的游戲等,這樣可以鍛煉孩子對時間的概念,讓他自覺的把握好寫作業的時間。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家長切忌做以下事情
第一忌:忌沖孩子大聲喊叫。
說實話,其實吼叫這個行為,除了能舒緩自己內心的憤怒情緒之外,對于真正解決問題沒有一點作用,甚至會出現反作用,那些因家長吼叫而離家出走的小孩,就完全可以證明這一點。
任何人面對吼叫的批評,心里一定是不爽的,孩子即使表面上裝作聽從,但由于內在的不平靜,那學習的效果肯定好不了哪里去。
第二忌:忌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
希望“一勞永逸”,是所有人都會犯的毛病。因此,在孩子的事上,家長們都希望今天把孩子教育一通,從明天起孩子就踏入正途,蒸蒸日上了。
如果一旦孩子又出現不良習慣的反復,家長們則怒不可遏,認為孩子不可救藥,“為啥就是不聽話呢?”我們都忘了,孩子是個人,有自己的個性,習慣,愛好,這些都是天長日久積累行成的,他們不是機器,被輸入程序后,從此就按程序執行命令了。
第三忌:忌家人標準不一。
教育孩子一定是一家人共同的責任,因此,家庭所有成員在對孩子的要求方面,必須打成共識,取得一致標準,這樣才能給孩子正確的認識,督促孩子將要求落實到位,最終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
如何提高孩子做作業的速度
1、針對孩子對作業時間沒有概念的情況下,讓孩子參與制定自己的作業時間;孩子放學回家是先作業還是先玩,要和孩子先做好約定,如果是先玩,玩多長時間,然后多長時間做完一項作業,這些都需要嚴格按照時間表來操作,并且每一項的作業時間都有詳細的計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去完成相相對應的作業。并且定好鬧鐘,一到時間就停止,讓孩子對自己的作業有時間觀念。
2、反復使用橡皮擦,寫一個字家長就得讓其改正,家長和孩子都得適當的調整;孩子在作業的時候,一部分的家長在其一旁各種的監督指正,孩子寫完一個字,覺得不工整,讓孩子擦掉重新寫,一個寫字的作業可能反復的擦寫十幾遍才完成,這樣監督作業的方式直接延長了孩子的作業時間,這個不是孩子寫得太慢,是家長干涉太多導致的,所以家長在孩子作業的過程中不多加干涉,讓孩子順利寫完作業,讓孩子自己先檢查之后再給家長審核,統一修改。
3、孩子學習基礎差,對學習提不上興趣,并且恐懼做作業;作業當中針對這一類孩子可能總是不斷地問父母,這一題不會做,坐下來之后,又發現下面一題也不會做,于是這樣來來回回的去問父母,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如果遇到這類問題,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把會做的題目先做完,不會做得再統一去問父母。而且針對孩子不懂的科目和題目,建議家長適當的孩子補習,針對孩子不懂的知識點,啟發孩子,讓孩子自己去領悟,然后不斷地幫助孩子鞏固,慢慢地孩子理解了這些題目,也會相對地對學習開始變得有興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