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可以詢問老師,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并對自己了解孩子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對比和了解。和老師討論問題,家長不要總是聽老師的指揮,在交流的過程中,家長要對孩子各個方面情況進行相應的對比,改變自己的教育問題,學習新的教育方式。
家長應該如何跟老師交流孩子上學問題
1、尊重老師。首先端正對老師總體的看法,不論你對老師怎么看,而是要考慮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然后要發(fā)自內心尊重老師,概念化的老師—―所有教我們知識的人,指的是群體,尊重老師實質是尊重自己。
不要事事依靠老師,孩子關鍵取決于自己和家庭的學習氛圍。老師按學校模式來做,沒有超能力來管理到幾十個學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老師是不實際的。
2、家長應該表達自己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憂慮,并與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孩子學習上存在的困難,以便找出問題的根源。家長可以與老師一起分析孩子的學習狀況,尋找解決孩子學習問題的方法。
3、家長應該與老師一起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在家中充分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學習管理工作。在計劃中,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定期檢查孩子的學習進度,并及時反饋給老師,以便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中的問題,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孩子改善學習成績。
4、家長應該多給孩子鼓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充滿信心,勇于接受挑戰(zhàn),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5、勇于和老師交流,積極主動聯(lián)系老師。很多家長,尤其是所謂差生的家長,都羞于和老師溝通。踏出這一步最關鍵。作為家長要明白,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學習情況的是各位科任老師及班主任。
6、遵循老師的建議,及時反饋孩子在家中的表現(xiàn)。老師的教育經(jīng)驗是家長不可企及的,在不清楚如何教育孩子的情況下,聽從老師的指導最靠譜。另外,要告訴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這么做不僅是在反饋孩子的情況,也是在反饋家庭教育執(zhí)行的情況。
家長和老師溝通要注意什么
和老師溝通孩子在校情況,應該注意幾個方面:
1、要注意語氣和態(tài)度友好和客氣,不要用過于生硬的言語,給老師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要知道既然是溝通,那當然是希望雙方都能夠感覺到順暢和愉快。
2、溝通方式。一般來說白天老師有可能在上課,那如果不是很著急的事就在微信留言耐心等待老師回復,不要一直催問。
3、私下溝通。現(xiàn)在每個班級都有微信群,但是跟老師溝通孩子情況最好還是私下溝通,不要在微信群@老師,畢竟微信群還有其他家長在,不方便溝通個人情況。
孩子不好好學習怎么教育
1、了解原因。首先家長先自我冷靜,找一個合理時間和孩子溝通,看看孩子究竟為什么不想上學。是學習壓力太大,還是學校環(huán)境不好,還是遇到了別的什么問題。
2、及時溝通。找到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家長才能更好做出應對方法。如果是孩子本身的原因,則好言疏導,用其他方法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等等。如果是外部原因,家長也要合理針對解決處理。
3、引起孩子的思考。爸爸媽媽不要去強制性的要求孩子繼續(xù)上學,要問一問孩子不上學了以后能做什么,讓孩子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選擇對今后會有著怎樣的影響。
當孩子自己想清楚了這個細節(jié)以后,孩子就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了,所以爸爸媽媽不要想著用嚴厲的態(tài)度來影響自己的孩子,可以選擇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孩子自己改變想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