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是要懂孩子的心,孩子任性不聽話,不接受大人講的話,往往是因為大人不懂小孩的心。要從孩子的立場去看世界,用孩子的心去感受,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少一些失誤。
孩子太任性且脾氣大怎么教育
1、孩子任性行為是在多次得逞后積習而成的,如今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使其逐漸消退。如果兒童再提出了不近情理的要求,家長先給他講清道理,說明不能給以滿足的理由。進行說服教育后,堅決不予滿足。如此堅持多次,即可消退其非理性沖動行為。
2、要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講清理由。年齡稍大一點(滿4歲)的兒童,當他提出任何要求時,要他自己說清需要滿足這一要求的理由。合乎情理(考慮孩子實際情況)的給予滿足,不近情理堅決抵制。這樣引導兒童發展理性意志,抑制非理性沖動,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做理智調節。
3、在一些頑固、任性的兒童提出狂妄要求時,成人應立即提出(不是指責)其要求的不合理性,堅決宣布不予滿足,同時,家長可以提出另一方案,讓孩子選擇,引導孩子進行另一種有趣的事情,使孩子忘掉這一不合理要求。
4、將計就計,使孩子改變行為。當孩子任性并撒潑哭鬧時,家長可以要求兒童去做他過去作為要挾手段的行為(如哭鬧、耍賴、撒潑等)。比如,要坐地蹬腳的小孩,成人不妨主動安置(不能推)他坐在地上,命令他蹬腳哭鬧。這樣,讓兒童意識到過去作為要挾手段以求一逞的行徑,現在則轉變成自我執行接受懲罰。結果是兒童自討沒趣,非理性意志行為也就可能因此而自行收斂起來了。
孩子任性脾氣大是怎么養成的
父母過分的嬌慣和遷就。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把孩子放在中心位置,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父母也不忍心拒絕他們,而是放任、遷就他們。慢慢地,孩子就會形成了驕縱任性的心理以及行為定式。
孩子對他人的模仿。當幾個孩子在一起時,如果一個孩子出現了任性的表現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其他孩子就會進行模仿。
父母對孩子不尊重,粗暴地對待孩子。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非常高,孩子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慢慢地,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變得任性起來。還有些父母動不動就斥責自己的孩子,孩子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從而產生任性、對抗的行為。對于父母來說,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刁蠻、任性的“小公主”,最后連一個朋友也交不到。所以,當女兒產生任性心理時,我們要及早發現,并給予適當的引導。這樣,才能讓她們遠離驕縱任性。
如何培養出一個懂事的孩子
1、父母言傳身教,發揮榜樣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孩子不僅會模仿父母好的行為,也會模仿不好的行為,并在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習慣。
想要養出尊重父母的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出表率,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生活中尊重長輩,尊重伴侶,勇于承擔錯誤并及時改正,用實際行動促使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贏得孩子的尊重。
2、尊重孩子想法,放手信任孩子
尊重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父母要想教育孩子懂得尊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其次,尊重孩子的選擇和客觀成長規律,最后,不要想著以自己的想法支配孩子做事情。
3、做“威嚴”父母
父母要幫助孩子確立界限和規矩,通過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對孩子提出要求,讓孩子明確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要求簡潔清晰、態度堅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說“不可以”的時候,是很嚴肅的。如果說了,就意味著說到做到。當父母有底線時,孩子的行為才會有準則,思想上才能更尊重父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