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只能說身教大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打個比方吧,如果你想讓孩子不看電視,首先父母就不要看電視,父母每天都讀書寫字,孩子自然跟著讀書寫字。
家長在家怎么教育孩子
首先,父母一定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想要把孩子變成什么樣,就先把自己變成什么樣子的父母,畢竟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
其次,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家人一定要達成共識,不能因為孩子的問題在孩子面前爭吵起來,這樣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覺得家庭不溫馨并且會使家長的威信動搖。
第三,不要對孩子施行家庭暴力,如果對孩子使用暴力的話,會讓孩子形成性格上的不健全,比較極端,比較偏激。
第四,培養孩子的興趣,不要因為一些家長的意愿而扼殺孩子的興趣。
第五,家庭要和睦,溫馨的家庭教育能夠形成孩子的良好性格。
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孩子的問題,家庭教育既能夠讓父母親近孩子,又能幫助孩子全面發展,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
家長常常會犯哪些錯誤的教育方式
一、不會給孩子說不。對孩子溺愛,孩子的要求父母都盡量滿足。這樣長大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孩子的要求太高,家長滿足不了他的要求時,他就會大哭大鬧。甚至做出一些讓家長,意想不到的危險事情。
二、不讓孩子做家務。在孩子小的時候認為孩子還小,所以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等孩子長大了,家長再讓孩子做家務,孩子一是不會干二是不想干。我見過很多十八九歲的孩子,總是給家長打電話催家長回家做飯。自己連飯都不會做,進入社會以后怎么辦?如何成家立業。(很多剛結婚的新婚夫婦,就是因為做家務又鬧了離婚。)
三、不會和孩子溝通。家長處理問題,方式簡單粗暴。孩子的要求能滿足就滿足,不能滿足非打擊罵。這樣養成了孩子性格乖張,不善于和同學朋友溝通。甚至沒有朋友,進入社會以后,不會為人處世處處碰壁。
四、不鍛煉孩子的財商。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零花錢?給孩子零花錢太多,孩子對錢沒概念,花錢大手大腳。不知道錢從何而來?還有就是不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對錢產生渴望。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會讓孩子長大以后,容易在金錢上犯錯。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有哪些
跟孩子溝通要有耐心,學會傾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吼叫,吼叫只會讓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當孩子關上溝通的大門時,想讓他再敞開心扉就很難了。
在語氣上要平和,不要急躁,語速不要太快。多聽孩子講。如果孩子有顧慮,要慢慢引導他(她)說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越長大越不愛跟家長溝通。所以在幼年時期就要培養跟孩子良好的溝通習慣。在餐桌上過空閑時候多聊天,用平等的心態,而不是作為一個家長擺出長輩的姿態,更不能責備的語氣等他再大點就不會那么難溝通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