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生為什么這么叛逆?主要以下三點原因
1、自我意識的突然高漲。
這是青少年生長發育導致的,在初中時期,孩子一般開始進入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都開始快速發育。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更注意自己的自尊是否被尊重、自我形象是否靚麗、能否獲得一定的獨立自主的權力等等。但由于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往往比較幼稚,考慮不全面,在現實中屢屢碰壁,或者受到父母和老師的呵斥和打壓。往往就會產生一些過激的想法和行為,認為這是父母或其它人的錯誤,產生了叛逆心理。
2、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過強
生理學家曾指出,只有當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與身體外周相應部分的活動達到協調時,個體的身心方能處于和諧狀態。據生理學的調查表明,初中生剛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個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性明顯增強。但由于身體發育沒有跟上,性腺的機能尚未成熟,兩者尚不協調。使初中生對于周圍的各種刺激,包括別人對他們的態度等表現得過于敏感,反應過于強烈。致使初中生對于較弱的刺激,也給予很強烈的反應。常因區區小事而暴跳如雷。
3、獨立自主意識
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年齡的增長,孩子自然而然的會要求更多的自身權利,希望自己可以有獨立自主的權力。中國是一個家長制觀念深厚的社會,家長和老師等常常把自己放在主導者的地位,喜歡干預和安排孩子的一切事情,甚至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和學習,忽視了孩子對于自身獨立自主權利的需求。孩子為了獲得心理上獨立的感覺,他們對任何一種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傾向。所以,可以說初中生的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否認自己是兒童,而確認自己已是成熟的個體。
初中生叛逆家長如何管教?有以下幾點建議
1、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初中孩子因心理不成熟,習慣用情緒表達自身意愿。如果家長用情緒回應,勢必是鋼刀對鋼刀。家長不發火,孩子無從火起。
2、明確自己的目的。
是為了戰勝孩子,讓孩子接受自己的理念,證明自己的正確性權威性。還是為了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美好的未來。如果是前者,那就是說教,孩子一定不會接受,一定會叛逆。
3、想好再說。
一件事情發生總有其前因后果。調查清楚,想好解決辦法的思路,再和孩子去談。不要總想著隨機應變,不要小瞧他是一個孩子。初中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想要讓他接受你的觀點,就必須比他更了解更多的思路和角度。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實際的事例來引導他,而不是用反反復復的車轱轆話去煩他。
4、以身作則。
道理誰都會講,能做到的有幾個?家長自己能做到的努力去做,并且把它展現在孩子面前。結果不重要,努力的過程讓孩子看到才重要。
當你告訴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不是好習慣。孩子反問你抽煙也不是好習慣,為什么不改掉呢?改的過程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示范。家長可能戒不掉,但是可以做到逐步少抽。并請孩子監督。這就是一種有效的互動。
5、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他的領導。
有工作經歷的人都有體會。發自內心喜歡自己的領導是小概率事情。這是必然的,為了效率和效益領導必然以高壓態勢對待你。沒人愿意承受這樣的重壓。對孩子也是一樣的,要學會做他的朋友。是引導是幫助而不是強壓。孩子沒有社會經驗,人生經歷也少。處事方式單一,作為家長更多的是要用愛去融化他們,而不是以愛的名義去打壓他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