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對很多事物都是無所畏懼的,同時他們的成長也是有跡可循的,所以對應的有心理特點。家長想要教育好兩歲半孩子就要了解這一點,這樣他才能脫穎而出,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成為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兩歲半孩子的心理特點
特點一:學習按指令行動,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孩子的一個顯著進步,就是逐漸擺脫自我中心,學習按指令行動。在成人的指導下,他們形成了許多日常生活、游戲和學習活動時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會自己用勺進餐,會自己穿衣褲、會解會扣較容易操作的扣子,會穿不用系鞋帶的鞋子,會自己洗手等。
特點二:對他人的情感反應敏感性增強。兩歲半孩子的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開始能站住他人的立場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看見摔跤的弟妹。會表示同情,在大人啟發(fā)下,會作出安慰、關心、幫助等關切他人的行為。
當做錯事受到成人批評時,會感到害羞、難為情。在羞恥感的體驗和發(fā)現(xiàn)上。女孩比男孩更為明顯。羞恥感的出現(xiàn),為兒童遵守集體規(guī)則提供了動力基礎。
特點三:關注人際關系。孩子到了兩歲半之后,孩子之間的互動就開始打破“平行游戲”了,對自己的玩具,或者玩的地方,具有強烈的占有欲,嘴上常常掛著“我的”這樣的字眼。有的時候在保護玩具或者領地的時候,表現(xiàn)出攻擊性。“輪流玩”或者“等一會兒”對于兩歲半的孩子來說,有點接受困難。
特點四:模仿性強。孩子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jīng)驗,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喜歡模仿媽媽打電話的樣子、燒飯的動作等,還喜歡學問伴的樣子。游戲時喜歡與問伴擔任同樣的角色,因此在游戲中常常出現(xiàn)許多“媽媽”在燒飯,對此。他們感到很滿足,并未感到不合理。
如何教育兩歲半孩子
1、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和塑造孩子的行為。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是發(fā)展他們良知,即包括做了錯事感到愧疚,以及克制再次犯錯的能力最關鍵的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積極地引導和塑造孩子的行為,那么接下來就可能為日后的“熊孩子”埋下伏筆。
2、父母要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言行。這個階段孩子有強烈地學習、模仿的動機,無論成人做什么,說什么,他們都會有樣學樣地模仿。因此如果一個父親暴躁,那么幼兒就會學會暴躁;如果一個母親懶惰,那么幼兒就會學會懶惰。
所以,做父母的應該讓自己的行為至少在孩子面前是積極的,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給孩子以示范。如果父母本身言行就存在問題,那么就不要怪孩子有樣學樣。
3、避免與孩子情緒沖突,特別是不要再情緒上與孩子對立。一旦父母與孩子情緒上沖突,那么孩子就會發(fā)展出退縮,并逐漸發(fā)展為在父母面前和身后兩套行為模式。
對兩歲半孩子發(fā)脾氣,他是不可能了解父母憤怒后面的用意,他只會注意并強烈地感受到憤怒的壓力,這會對幼兒產(chǎn)生極為負面的心理影響。
兩歲半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第一、適當分散注意力
在寶寶發(fā)脾氣的時候,沒必要一味地指責,可以適當?shù)南朕k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兩歲半的寶寶比較容易被好玩的東西所吸引,只要有新鮮的玩具就會立馬轉移注意力。所以寶寶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不必一味地安撫或者硬碰硬,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第二、適當進行冷處理
兩歲半的寶寶大多數(shù)還沒上幼兒園,因為一直呆在家里,父母不自覺的會對寶寶產(chǎn)生一種溺愛,或多或少的會遷就孩子。這就讓寶寶形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接受不了。因此,當寶寶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不必理睬,要讓他知道發(fā)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第三、不要使用命令的口吻
如果你命令寶寶:“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不如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孩子更愿意接受后面這種說法。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用命令的語氣,寶寶就學會了命令的語氣,父母在他面前爭吵,寶寶也學會了爭吵,所以父母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要學會好好說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