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熊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鬧騰,精力旺盛,停不下來,對待周邊的事物,我行我素,稍不如意,就會做出許多出格的舉動和行為。熊孩子大多都是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時期不當教育造成的,所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而掉以輕心。
熊孩子怎么管教
1、家長一定要多去觀察自己的小孩,發現它的優勢,發現他的愛好,發現她的潛質。讓熊孩子轉變最大的不是懲戒,而是讓他發現自己的價值,讓它有價值感。如果他在音樂表演上感覺到了自己有價值,或者說他在武術上感覺自己有價值,或者說他在體育上感覺到自己有價值,這種價值感會增加他的榮譽感,會讓他找到歸屬感,會讓他有優勢感。
2、孩子的是非觀一般是來自父母的,父母做什么孩子就會學什么,所以重塑孩子是非觀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給予孩子正能量,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這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重塑是非觀。
3、孩子因為不合理的要求無理取鬧時,不要去安慰或者哄孩子,也不要批評、打罵、嘮叨、講道理,靜靜的等孩子平靜下來。當孩子情緒平靜了,再給孩子講,剛才為什么不能滿足你,效果就會好得多。只要經過兩三次,孩子看見哭鬧不管用,就地打滾沒人理,慢慢的以后就不會再這么做了。
4、如果孩子長期處于家長爭鬧不休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孩子的行為也會發生改變,所以想要管住熊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面對他們的調皮搗蛋家長們要寬容的對待盡量采取溫和的方式,比家長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更能管住孩子。
5、如果孩子總是聽不進大人的話,家長也可以在保證安全、不產生不良后果的前提下,讓孩子“自食其果”。通過自己的實踐經驗,孩子會深刻體會到父母的教導是多么正確和重要。
6、除了平時的警告,家長還應該在實際情況中教會孩子一些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別人的角度去體驗,真正理解他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別人。
熊孩子形成的幾個原因
原因一:有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寶貝,恨不得把全天下好的東西都捧到孩子面前,更看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這就導致孩子在父母的溺愛里長大,不懂得明辨是非,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
原因二:很多父母還是很不自覺地通過和其他孩子比較的方式,試圖想要激發孩子的斗志,讓孩子向別人學習。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這樣會讓他們產生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長期的情緒積壓就會讓他們在某刻爆發,從而一發不可收拾。
原因三:對于孩子的教育做不到言傳身教,耳提面命,并且對于孩子的頑劣習性視而不見,甚至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和處理方式,認為孩子年幼還不懂事,頑皮是幼年期孩子的天性,對孩子的種種不文明和不尊重別人的行為進行無原則袒護,是導致孩子無法無天,惹是生非的主要原因。
熊孩子不寫作業怎么辦
方法1:在孩子不寫作業的問題上,家長要懂得剖析孩子的內心想法,才可以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當自己實在不會寫的時候,家長還會給自己提供幫助。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走尋常路,讓孩子摸不著你的套路。
方法2:可以引導我們的孩子做一會兒家庭作業,然后適當的玩耍一會兒,放松放松,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勞逸結合,等休息夠了再去做作業。這樣可以讓孩子不至于太勞累,也不至于對作業產生了厭煩的心理。
方法3:現在很多孩子除了上學,還要參加很多其他興趣班,這些興趣班同樣也會給孩子安排一些作業,面對山一樣的作業,不要說孩子們,做為成年人的我們,應該也會非常抗拒。為了避免孩子對作業產生抗拒心理,一定要控制孩子的作業,給孩子減壓。
方法4:提倡讓孩子自己來管理時間。如果有的孩子,喜歡晚上寫作業,與學校時間保持一致,那白天的時候,就讓孩子盡情玩。有的孩子喜歡一早上起來就寫作業,那么晚上的時間,就讓孩子自由支配。把管理時間的主動權教給孩子,讓孩子自己設置,安排事情的先后順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