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怎么對孩子有耐心不發脾氣?對孩子大發雷霆,換來的,往往是孩子暫時的妥協。而當你語調輕緩,低聲對孩子說話時,收獲的可能是孩子發自心理的認同。我們不需要壓抑情緒,但一定要懂得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為人父母,我們有這個義務。
怎么對孩子有耐心不發脾氣?
1、媽媽以身作則,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不想讓孩子脾氣急躁,自己首先要做到情緒管理,不隨意發火,尤其是對青春期和高中階段的孩子,正是關鍵期,孩子情緒的穩定非常重要,心情好,學習好。
往往是家長的責任心很強,不停地督促提醒孩子未完成的學業,而孩子不緊不慢,心里有數,游刃有余地安排自己的各項任務。
家長點到為止,越催促孩子越逆反,感覺是在被家長逼迫著學習,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家長曉以利害,孩子該完成的事情一次說清楚,做好計劃完成。
2、陪孩子好好玩,讓孩子有事可做
在家長的眼里,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家務、工作、雜事等等,而在年齡偏小的孩子眼里,她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人陪自己玩就是最不開心的事情,被拒絕就會脾氣急躁哭鬧。
父母有時間陪孩子玩當然是最好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陪孩子讀書識字、英語啟蒙等等,孩子學習掌握的程度父母也了如指掌,更好地指導孩子學習成長,有了父母的親情陪伴,孩子的性格也會比較溫和。
但總有忙不過來的時候,家長要想解放出來,有時候也得讓孩子學會離開大人自己玩,給孩子一些益智玩具,追求探索,開發雙手,有事情可做,孩子樂在其中,較少發脾氣。
3、學會等待,讓等待的時光更有趣
孩子著急十之八九是因為沒有耐心等待,想吃一份美食,想玩一件心儀的玩具,想穿一件漂亮的衣服,這個時間空檔讓寶寶焦躁不安,耐不住性子。
告訴孩子:“要學會等待,不要著急,享受這個過程。”學會耐心等待的人心性是成熟的,有些事情欲速則不達,說話做事不疾不徐,是個人文明修養的體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