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和老師溝通孩子的事怎么說好些?孩子上學后,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老師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比家長更為了解,只有家校配合教育,效果才會更好,所以家長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極為重要。
和老師溝通孩子的事怎么說好些?
1、準備工作。
如和老師面談,應提前預約,防止到校后老師有事外出。溝通主要內(nèi)容家長應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溝通時羅嗦半天,也說不到關鍵點,那就達不到溝通目的。
2、利用手機交流。
現(xiàn)在老師大多會建一個家長微信群,方便及時跟家長聯(lián)系,一些小事情可以通過網(wǎng)絡跟老師聯(lián)系。
到學校和老師面談。需要跟老師正面溝通孩子的事情時,比如有關孩子學習方案的制定,針對孩子壞毛病的管理方案,這些大事才選擇面談,一般情況下不要太打擾老師。
3、面談次數(shù)。
非畢業(yè)班家長,每學期兩到三次跟老師面談溝通即可。
第一次適宜在開學兩個星期后。無論學校還是學生,在這個時候都已經(jīng)基本上調(diào)整到正常狀態(tài)了。
家長到學校去,可以同老師一起制訂一下本學期的學習輔導計劃。
第二次適宜在期末考試前一個月。到學校和老師一起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制訂出復習計劃。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在學期中,到學校去看看。畢業(yè)班家長面談次數(shù)每個月一到兩次。每次月考后向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和老師商討提高對策。電話交流次數(shù),根據(jù)突發(fā)情況而定。如孩子生病請假,孩子小測驗成績下降等,應及時和老師取得聯(lián)系。
4、溝通內(nèi)容。
有些家長在和老師談話中,總會說到,自己工作忙,孩子就全交給老師了,該打該罰隨你辦這類的話,星然表達了家長對老師的充分信任,但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只需要學校教育就行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家長應該向老師表明,教育孩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希望能多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孩子有進步一定要肯定教師的功勞,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承認。
對老師的教學或管教不滿意,不宜直接對老師無禮或攻擊,而用委婉的態(tài)度向老師建議。把孩子優(yōu)點和弱點客觀地介紹給老師。
學習成績不是溝通的唯一內(nèi)容,老問一個事誰都煩,教育的內(nèi)容是很豐富的,別只盯成績!有些家長在孩子犯了錯誤后,當著老師、同學的面拳打腳踢,這是錯誤的,不僅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壞的影響,也會讓老師感覺尷尬。
溝通內(nèi)容決定溝通時間。時間的長短上,家長也要有掌握。針對孩子出現(xiàn)的重要問題或者重要階段的輔助方法多談,以免影響老師備課、批改作業(yè)的時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